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金秋时节,铁门岗乡连片稻田金黄灿烂,稻浪翻滚。三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种粮大户施正兴的稻田里往复穿梭,切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施正兴站在田埂上,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铁门岗乡凉亭村施家大湾,69岁的施正兴今年种植了105亩“珠两优5298”优质水稻。他满意地算着经济账:“这种稻米质量和产量都很高,亩产能达到1400斤,而且口感香,去年12月就被预订一空。机械收割不仅快,损耗也少。以前人工收割,一天得雇50人,还要收一个星期,光人工费每天就5000多元。现在三台机械一天完工,总费用才7000多元。”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收益却显著增加。施正兴这一季水稻预计销售收入可达20多万元。
凉亭村共有8家种植合作社,整村水稻种植面积近2400亩。近年来,无人机播撒、施肥技术的普及让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收割完成后,满载金黄稻谷的运输车直接驶向省级龙头企业——德联米业加工厂,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无缝对接。
今年,铁门岗乡水稻种植面积达10.5万亩,推广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水稻品种10个,其中晶两优华占具有抗高温、抗倒伏、抗病虫等特点,在常规稻基础上能够实现亩均增产50斤以上。
金秋时节的麻城,正在用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的智慧,书写着一幅颗粒归仓的丰收画卷。(鲁海光、訚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