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以前光是填报表,一天能占去大半时间,现在‘一套表’统到底,我们有更多功夫走村入户了。”7月25日午后,龟山镇月形塘村党支部书记熊忠川刚从田间地头回来,手里的民情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村民的诉求。从坐办公室填写报表,到能沉下心服务群众,这样的转变源于龟山镇近年推行的基层减负组合拳——以权责清单划清边界,用“一套表法”破解报表困局,让村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深入田间地头为民办实事。
权责清单:给村干部“卸包袱”,为责任划“红线”
基层减负,首先要解开“责任甩锅”的死结。2023年以前,龟山镇也曾面临基层治理的共性难题:镇直部门各自为政,“上面千条线”往下“甩责任”,基层干部常陷入力不从心的困境。“比如森林防火,过去林业站、应急办、农办都要数据,报表重复不说,出了问题责任还常落到村里,大家干得憋屈。”龟山镇党委组织委员郑家豪坦言,权责不清、责任层层下压,是基层干部的“心头堵”。
2024年初龟山镇启动权责清单梳理工作,由镇组织办牵头,联合党政办、纪委、民政、农业等18个部门,对村级承担的工作事项进行“拉网式”排查。“我们逐事项核对政策依据,剔除了‘属地管理’名义下的‘责任甩锅’事项,明确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郑家豪说。
权责清单根据“上级考核什么”和“群众需要什么”,共减少村级承担履责事项20余项,明确不得将村级组织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事务的责任主体,防止借“属地管理”转嫁责任,优化考核评价和容错减责体系,规范村级挂牌和制度上墙等,取消“一票否决”事项。“像‘违法建设巡查’,以前村里要承担主要责任,现在明确是镇综合执法大队牵头,村里只负责协助上报,这就把我们从‘无限责任’里解放出来了。”西埠冲村支部书记王胜朝指着清单上的红笔标注说。
权责清单的落地,配套着“负面清单”的约束。镇每月开展村级“清单外事项”督查,对随意摊派任务的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2025年以来,已叫停5起部门违规下派任务的行为,村干部的“责任包袱”轻了不少。
一套表法:为报表“瘦身”,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做实事
“过去民政要低保户信息、残联要残疾人数据、医保要参保明细,其实很多信息是重合的,但我们得一遍遍填,有时还因为数据对不上挨批评。”回忆起曾经的报表压力,龟山镇民政办主任张晨曦仍有感触。据统计,改革前该镇村级每月需填报各类报表38种,涉及12个部门,重复填报率超过60%。
为破解报表冗余难题,龟山镇打出了“一套表法”的报表“瘦身”组合拳:建立“一套表”基础信息库,综合统计年报、农业统计年报,分析筛选31类156项高频信息。汇总合并去重后,确定“1+6”信息指标字段(综合基础信息和党群服务、党建工作、平安稳定、城乡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等专项信息),根据已有数据逐步完善“1+6”信息库。根据各办公室报表和数据需求频次、准确性等因素,动态更新信息库数据。明确“一套表”数据使用权限和传阅范围,由各办提取和维护数据,同时做好保密教育,避免涉密数据上网。收到上级报表任务后,由各办公室主任具体分析报表任务和内容要求,据实分类并安排填报任务。能够调用“一套表”信息库完整填写的,由各办公室负责填写。依托“一套表”信息库现有信息无法完整填写的,将已知数据填好后发送村核实填报。
“一套表法”统筹报表改革,使能不进入村级的尽量不进,必须进入村的报表整合、精简后再进,减轻了基层负担。
数据显示,“一套表法”实施后,龟山镇村级报表种类减少63%,填报时间缩短75%,镇属部门数据汇总效率提升3倍。更重要的是,报表“瘦身”倒逼部门转变工作方式——过去依赖报表“隔空指挥”的干部,如今更愿意到村里实地核实情况。新屋垸村群众高兴的说“干部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减负增效:从“指尖忙”到“田间忙”的治理蝶变
基层减负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龟山镇四新村村民方普中最近尝到了甜头:他今年6月底反映的四新村主干道施工进度慢的问题,三天就有了回音。镇村干部带着公路局负责人现场办公,梅雨期一过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施工。望着通车在望的水稳层摊铺施工现场,方普中高兴的说,“以前为修路的事找干部,总说忙没时间。现在干部就在身边,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
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把精力聚焦到主业上。权责清单厘清了“该干什么”,一套表法解决了“怎么干得高效”,两者结合让基层治理的重心回归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
在产业发展一线,减负后的干部有了更多精力抓落实。龟山镇是有名的茶叶之乡,过去镇农业服务中心干部大半时间耗在报表和开会上,如今他们每周有3天以上在茶园指导种植技术。今年春茶季,该镇组织农技人员开展茶叶种植、加工和电商直播的培训12场次、培训人员300余人,帮助茶农增收近200万元。
在民生服务领域,干部的“空闲时间”变成了群众的“暖心时刻”。铺头坳村建立起“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制度,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固定联系民生实事、联系塆组、联系贫困户,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收集诉求形成清单,能当场解决的即时办,需协调的上报镇里“吹哨报到”。截至今年7月,该村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干部的实绩清单,共解决了饮水安全、基础设施等民生问题17件。
减负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治理方式的优化,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把更多心思用在谋发展、惠民生上。该镇还建立了“减负成效反向测评”机制,由村民代表、小组长、人大代表等对干部服务效能进行打分,测评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减负不偏向、不走样。
基层减负的效能激发为基层治理的动能,龟山镇村干部从“指尖上的忙碌”转向“田埂上的实干”。2024年4月份以来,全镇共组织塆组会、板凳会等各类会议230余场,入户走访2250户,梳理村民问题诉求236条,办结各类民生实事等227件,群众的信访量同比下降30%,满意度从82%跃升至96%。(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