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麻城大坳村:“党建红”奏响“富民曲” 核心产业年营收8000万元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25-07-27

龟峰映日,碧水含烟。行走在龟山镇大坳村,中药材基地生机勃勃,生态猪场循环高效,矿山公园游人络绎不绝……谁能想到,这个昔日的穷山沟,如今核心产业年销售额已突破8000万元。大坳村的华丽蝶变,其核心密码在于:坚持党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的振兴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7-27_100556_277.jpg 

建强组织堡垒 凝聚振兴合力

“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村貌年年新!”大坳村党总支书记胡作良的底气,源于坚实的战斗堡垒。面对产业落地初期的土地流转难题,村党总支迅速成立党员调解队,深入农户解心结、算细账,仅用一个月高效流转土地300亩,为产业发展破除了障碍。

大坳村创新构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五级组织体系,将75名党员精准嵌入绿色石材、现代农业等产业链条。在党总支书记领衔的村企运营公司推动下,推行“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百姓全参与”模式,推动石材产业由粗放开采迈向绿色循环发展,带动200余名村民年人均增收3.2万元。民主治村扎实有效,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项目引进、土地流转等重大事项必经党员审议、村民表决,昔日的“矛盾村”已连续五年实现“零上访”,成为乡村治理的和谐典范。

做强特色产业 激活内生动力

大坳村深谙“靠山吃山更要护山”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在巩固石材支柱产业的同时,积极开辟多元增收渠道——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赋能特色农业:在党支部支持下,致富能手胡标琼牵头成立中药材合作社,流转土地120亩种植黄精等高附加值药材,为10户易迁脱贫户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年人均增收超万元。

“循环经济”盘活闲置资源:返乡能人黄迎喜创办种养合作社,利用26亩闲置地建成生态猪场,创新推行“猪—沼—果”生态循环模式,年综合收益达50万元,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带动15人就业。

“工旅融合”焕发传统活力: 巧妙将废弃矿坑改造为观景平台,水库沿岸打造成垂钓休闲区,精心打造“石材工业游+生态农业游”特色线路,实现了绿水青山与产业兴旺的相得益彰。

建设和美乡村 共享发展成果

“泥泞小路变柏油大道,黑夜出行有明灯指引!”村民的感慨,印证了人居环境的巨大提升。

大坳村“两委”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系列民心工程:新建便民桥、三级饮水过滤池,硬化道路20公里,安装路灯200盏,新建文化广场3处,整治塘堰32口。

昔日荒芜的水库旁,建起近2亩的鑫森磊矿山公园,成为务工人员休憩、村民休闲的亮丽风景线。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党员干部带头拆除危旧房屋、旱厕45处,有效带动群众自觉参与、美化家园。创新设立“文明评议会”,常态化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文明新风浸润人心。今日大坳,绿树掩映,花果飘香,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后记

红链赋能,跃向共富新高地。从“穷山沟”到“产业强村”的精彩跨越,大坳村的生动实践深刻昭示:党建强则乡村兴。展望未来,村党总支书记胡作良目标坚定:“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深度整合石材、中药材、乡村旅游产业链条,着力构建‘一链多元’融合发展新格局,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坳之路,正是组织引领、产业筑基、生态塑形、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生动诠释。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