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抗疫先锋】高晚玲:从职场新人到防疫侦察兵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22-04-22


在全市干部群众万众一心、英勇奋战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果,成功实现“外不漫溢、内不扩散”的目标,达到了以快制快、速战速决的总体要求。为总结我市疫情防控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挖掘报道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全市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和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守护人民健康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特推出【抗疫先锋】专栏,敬请关注。

她披着一头秀发,戴着眼镜,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她叫高晚玲,小小个子,大大能量。自成为鼓楼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一员以来,她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最近疫情形势严峻,高晚玲几乎每天都是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侦察兵”,节假日值守、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与电脑相处  打数据战

每天,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三站一场”都会下发大量的数据,让各乡镇排查。鼓楼街道人员流动大、结构复杂,线索数量非常多。街道指挥部需要将所有下发的线索按时按量排查完,保证“日清日结”。同时,为将相关数据整理出来供领导参考决策,常常需要绘制、收集大量的表格进行数据统计汇总。街道需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针)的人员数据每月多达上万条,为方便村社工作人员尽快掌握本辖区应接未接情况,高晚玲每月都要将一万多条数据处理分类。最初连简单的求和公式都不会用的她,现如今也能熟练使用各种函数公式,成功从电脑小白逆袭成数据专家。

与手机作伴  时刻待命

寒冷刺骨的冬天,深夜指挥部下发信息铃声刚响起,高晚玲一骨碌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拨通对方手机:“喂,你好!我是鼓楼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请问你是XX吗?我现在有几个问题需要跟你核实下,麻烦配合下工作。”她每天拨打这样的排查电话不计其数。有时线索下发时,已是凌晨两三点,电话接通后,迎来的却是对方的不理解和恶语相向。她总是耐住性子,一遍遍做解释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排查对象配合工作,如实告诉自己最近的行程轨迹,查看两码等。几次完成线索排查后,东方已泛出鱼肚白。现在只要手机一响,高晚玲就条件反射地进入战时状态。

润喉糖助力  赢口舌战

高晚玲每天需要跟大量中高风险地区来麻返麻的人员作政策解释、安慰劝导工作。对不同类别的人群,如隔离人员、因事返乡人员、来麻投资创业人员等,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技巧应对。考上公务员之前,高晚玲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以前面对的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现在打交道的是形色各异的来返麻人群。值得高晚玲庆幸的是,大多数居民都能理解自己的工作,都能按要求提供信息。偶尔遇到不配合的,她必须耐心地一遍、两遍甚至三遍,反复解释,一来二去她都快成了半个心理学家加半个谈判专家。

但其中的苦涩只有自己和身边的同事们最为清楚。电话经常一打就是一天,即使嗓子发干、喉咙沙哑,也不曾停歇。别的女士,包包里装的都是化妆品,而高晚玲的包包里却随身携带两三盒润喉糖,当感觉喉咙不舒服、嗓子沙哑的时候,含着糖片继续与对方展开唇枪舌战……她也曾生气、难过甚至抹过眼泪,但是一想到排查工作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尽可能不漏掉任何一条下发信息,高晚玲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为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不出现任何纰漏,高晚玲始终扮演着侦察兵的角色,用柔弱的肩膀扛起身上的重担。

高晚玲同样也是父母最疼爱的女儿,孩子最需要的母亲,丈夫最牵挂的妻子,家人都希望她的工作轻松点。但她却始终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她定会全力以赴,为夺取战“疫”胜利贡献自身力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鼓楼街道还有许多像高晚玲这样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不舍昼夜,坚决为街道居民撑起保障生命安全的“保护伞”。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