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白果村民除寇记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25-08-1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谨以此文,献给英勇抗日的麻城人民!

白果村民除寇记

刘宏

1938年9月5日,日寇飞机对白果街进行狂轰乱炸。古老街道变成废墟,死伤无数。在麻(城)北小界岭阻击日寇的国民党军队见武汉快要沦陷,便迅速撤退。日军随即沿“光黄古道”南侵,进占麻城县城后占领白果镇。

进驻白果的日军蜷在镇里破房内,几天没出来,还涮些“中日亲善,共存共荣”之类的标语欺骗民众,但白果人心中都窝了座火山,没人相信他们的鬼话。休整几天后,日寇就下乡打掳。所谓打掳,就是到周边村庄抢劫财物。日寇全面侵华后,战线拉得很长,部队给养只能靠劫掠来各自维持。

白果镇西边有一条山冈叫白羊岗。山岗西边有个村子叫柏树寨,离镇约两里多路。柏树寨西边也有一条山岗,叫茯苓岗,山岗上满是松柏,荆棘丛生,人迹罕至;村南则是一条长冲,满是农田;村北是一片宜种植棉花、水稻的小平原,与丫枫树村毗连。村子周边有塘堰环绕,是古人为防盗修的水寨子。村子里住有    几家大户,一色的青砖大瓦房,一进数重。如果进入屋子,会在大房套小房间迷路,找不到回路。

这一天,村民罗启福、罗先义望见一队日本兵牵着牛,提着鸡,从丫枫树那边大摇大摆地向村子走过来。他俩没见过这么多头戴钢盔的日本兵,牙齿咬得痒痒,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躲进房子里。

一阵鸡飞狗叫之后,村子里平静下来。罗启福和罗先义从窗里探出头来四处张望,发现一个戴钢盔的日本士兵,慌慌张张在巷子里穿来穿去,皮靴踏得石板路咯咯响。他俩马上意识到,这日本兵可能是因迷路掉队了。可能是打掳的日本人见迷宫般院落和村子地形特殊,怕有反抗而落入被动,远方又传来鞭炮声(疑为枪声),心中惶恐,便仓惶地撤离了。

罗启福顺手拿了一把锄头,假装下地去干活。那日本兵见有人来,就上前打招呼,打着手势哇啦哇啦说过不停。好一会,罗启福才明白日本兵是问他们的队伍往哪个方向去了,就指了指村子西边的茯苓岗方向。这方向,正好与白果镇方向相反。

这时,另一村民罗先义也从房子里走了过来。他是怕罗启福受欺负,出来帮忙的。罗启福与罗先义四目相对,心领神会,像是瞅见一条钻进网里的鱼,暗自打着主意。

他俩假装没把鬼子当一会事,只往巷子的那头走去。日本兵却急了,赶了上来,用枪对着他们,又哇啦哇啦地嚷着,一脸沮丧,还有点不安。就在这一瞬间,他俩发现这个日本兵脚有点跛。毕竟刚从麻北界岭战场上下来,受点伤是很自然的事。于是,他俩也比划着,笑着点头,表示领会了其意思,愿意送他回部队。    日本兵又瞅了瞅他俩,让罗启福放下锄头,警惕地让他们走在前面。他俩也没任何反抗的表示,只是大巷穿小巷地绕了绕,很快将日本兵带到茯苓岗一座庙里。这庙是村子的一座香火庙,来上香的人很少,炊具倒也不缺,供村民歇脚起火。罗先义掇了把凳子,让那日本兵坐下。

时近晌午,倍加困乏的日本兵要他们去弄点吃的。罗启福便向他打手势,意思是庙里没可吃的东西,必须回村里去拿。日本兵想了想,虽有疑惑,却还是点头同意了。罗启福转身给罗先义交代:“你快跑到垸里,把罗文右叫过来。”他们三人从小在一起长大,在一起放牛、游泳、抓鱼摸虾,干什么都像有心灵感应。

不一会,罗文右随罗先义赶了过来,手里还拿着冷饭、油盐和两枚鸡蛋。罗启福主动招呼,热情地给那日本兵示意:我们给你炒“鸡蛋油盐饭”吃。日本兵见又来一人,更惶恐不安,紧握着枪,手指不离扳机,另只手按在腰间的手雷上。可见他们三人面带微笑,一心生火做饭,没有交头接耳,不像是要害他的样子,也就稍微松懈下来。

饭碗将要端上来的时候,罗文右假装好奇,想用手去摸枪。那日本兵机警地用枪指着罗文右,瞪着眼,让他站到一边去。罗文右妥着膀子,嘿嘿一笑,表示只是好奇,并无歹意。

罗启福、罗先义和罗文右知道,不解决枪的问题是很危险的,人虽有三个,但肉身毕竟挡不过子弹,再说,还有那手雷,轻轻一按就会爆炸。加之时间紧迫,如果大队的日本兵发现有士兵掉队,追赶过来搜查,岂不鸡飞蛋打?同时,他们也想到这日本兵必须面临一个难题:如果接碗吃饭,他的手就必须离开枪和手雷。一旦日本兵的手与枪和手雷分开,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三人对六眼,一切像是合计好了。罗启福将满满一碗鸡蛋油盐饭从厨房里端了过来。那日本兵见了,口水都快流出来,一双手放下枪和手雷,起身准备接碗。

罗启福走得慢,日本兵却急切,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就在日本兵伸手接碗的一刹那,罗启福猛将一碗饭扑在日本兵脸上,与此同时,罗先义从后面用绳子勒住日本兵的喉咙,罗文右则死死扳住日本兵的双手,将其按倒在地上。那日本兵顿时明白了一切,拼命用手去抓枪和腰间的手雷。可为时已晚,他的又手被罗启福死死踩在地上。没一会,这日本鬼子就被三个壮汉整得只剩一口气。罗启福三人缴了鬼子的手雷、枪和子弹,又剥去鬼子的衣服和皮靴,用破布堵住他的嘴,用麻绳将其捆得结结实实。他们没敢把鬼子带回村子,怕惊动村民,只将他拉到离庙不远的马家院子关押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又将他牵到楠竹垸关了两天。

他们之所以磨蹭两天一夜,是在秘密征求族长和长辈们的处理意见。没想到意见分歧很大:有的认为,这事不小,应当交县政府处理;有的说,县政府从麻城迁到龟头河去了,门都找不到,再说路途遥远,还不知路上会生出什么事来,不如早点杀掉算了;也有的怕事,担心杀了日本兵,必然会招至大祸,主张放人了事。事实上,日本驻军见有人失踪,来村子里转了一圈,还带着警犬。幸亏夜里下过一场小雨,踪迹被破坏,狗鼻子不灵了。

三人感到夜长梦多、人多口杂,必须迅速了断才是。于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将这日本兵五花大绑押至茯苓岗庙前的大塘(又称庙塘)。大塘很深,也很大,像座小型水库。鬼子兵见了池塘,拼命挣扎,却奈何不得罗先福他们。三人在鬼子背后绑上一块大青砖,将其推进水里,只听扑嗵一声,鬼子兵呛了几口水后,开始慢慢往下沉。

罗启福、罗先义和罗文右看着鬼子在水里挣扎,巴不得鬼子在水里多翻几回浪,多喝点水,多受点折腾再死。他们转身回村,还乐得吹起了口哨来。

在回村的路上,罗启福忽然感到不安起来。他想,万一那家伙挣掉青砖,不就浮出了水面,如果没被淹死,那村子里的人就要遭殃了。他们吓出一身冷汗,转身飞快地往大塘跑去。

跑到塘边一看,那个家伙竟然幽灵般地从水中爬到了岸边,踉踉跄跄,浑身水淋淋,狼狈不堪。

三人迅速跑了过去,将那家伙重新绑缚,扎紧砖头,打上死扣。罗启福骂道:“你们日本鬼子平白无故跑来中国,炸了我们白果,是你们不仁,莫怪我们不义哈!”说着,将那该死的鬼子兵再次沉入水中。

这回,罗启福、罗先义和罗文右不敢大意,在塘边吸了袋烟,看着日本兵沉入塘底,水上涟漪散尽,气泡也不冒了,才慢慢离开。(本文由刘宏根据柏树寨、高树寨两塆老人口述整理,刘宏系柏树寨邻塆高树寨人)

作者简介:刘宏,1954年生人,湖北省麻城市原教育局教科院副院长,热爱文史研究,有论文《金瓶梅最早收藏者补证》发表于《文学遗产》、《金瓶梅作者丘长孺考辨》发表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编辑:麻城新闻网
推荐新闻

汪国兵主持研究推进全市政法队伍突出问题集

2025-08-24

中南建筑设计院与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来麻城

2025-08-22

刘洁来麻城调研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