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一代又一代麻城人,秉承“忠诚勇毅,敢为人先”的麻城精神,勇敢闯荡,奋力拼搏,他们中有政界精英、商业大咖、专家学者、科技达人……他们是麻城新时代的代言人。为深度展示在外麻城人士的创业历程和故土情怀,激励引导本地麻城人创新创业,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天下麻城人】全媒体访谈栏目,探访在外麻城籍创业人士,展现麻城在外儿女成长和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为家乡人民增添一份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和发展动力,为麻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麻城移民后裔周庆龙:守护移民文化根基 搭建渝麻发展桥梁
周庆龙,麻城移民后裔,男,1950年正月生,西南大学历史系毕业,重庆移民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知名历史学者、移民文化研究专家,长期致力于“湖广填四川”及麻城孝感乡移民史研究,是川渝地区移民文化学术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经商之路:天府儒商 根在麻城
自上世纪80年代从大学毕业后,周庆龙便走上了经商之路,旗下拥有15家企业,三次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家,任重庆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连续三届重庆市人大代表。作为长期热衷于移民文化、宗教文化研究的老三届知青,周庆龙在学术研究上颇有作为,与其他学者共同发起建立了重庆移民文化研究会,曾任副会长,现为顾问。周庆龙在商海翻云覆雨的同时,仍坚守学术阵地,深耕移民文化,多次来麻城进行学术交流,关注孝感乡移民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
族谱实证:跨越423年的移民记忆
“我非常荣幸的一件事,就是你们移民文化公园的展厅里面,有我的一张照片,也就认定了我是麻城的移民后裔。”周庆龙十分激动地说。
图片为清乾隆年间修谱
作为深耕于移民文化领域的学者,同时也是麻城移民后裔,周庆龙从小就对麻城有着别样的深厚情感。“我们的族谱保存得非常完好,从明代的万历四十年,距离现在已经423年,经历了三次重修,三次重修都写到了我们来自麻城孝感乡高街垣,所以对我来说,就有一种非常浓厚的麻城情怀,加上我自己又是学历史出身的,所以这些年,我对移民文化,特别是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非常重视。”
共建桑梓:移民圣地的蓝图与践行
怀揣着对麻城深情厚谊的感情,周庆龙曾十多次赴麻城进行移民研究的学术交流,并最早提出了在麻城建设移民文化圣地的倡议。“麻城移民公园的打造,它寄托了整个川渝一亿一千多万移民的共同的乡愁。是我们一种共同的祖先信仰和崇拜。”周庆龙深情地介绍。
在孝感乡移民文化公园建设初期,周庆龙曾与麻城签订了“占地100亩,投资一亿元”的协议书,“我们也有信心把它干好,但是后来,麻城市把这个事干得更好,投资了12亿多。我们去参观了三次了,看到这些恢宏的建筑,也感到十分振奋,在国内的移民圣地里,我认为可以排第一。”周庆龙提到孝感乡文化园就有说不完的话。
学术突破:解码“麻城信仰”五大成因
针对学术界对“麻城孝感乡”现象的争议,周庆龙还提出了全新学术观点。2024年,周庆龙发表了一篇文章《湖广填四川中的麻城信仰与重庆影响力》,从历史事件、人口迁徙、文化软实力、泛麻城化现象、信仰建构五方面深度剖析了川渝移民后裔中麻城信仰形成的原因。他提到明《蜀事纪略》、清张德地奏折等文献明确记载“今川民多系孝感人”,明玉珍40万军民入川、张献忠“麻城新营”5万精锐奠定人口基础等历史事件,论证了麻城信仰形成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川渝移民后裔几乎家家的族谱都写先祖来自麻城孝感乡,民间盛传‘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北麻城孝感乡’,存在着充分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麻城孝感乡将永远成为川渝移民后裔寄托乡愁,缅怀移民先祖的圣地。麻城信仰将在川渝移民后裔中代代相传成为川渝人永远的精神家园。”周庆龙说到。
多元赋能:文旅交响绘就全域旅游新图景
看见麻城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周庆龙激动万分,也对文旅资源的推介以及移民文化的发展,提出了自己宝贵的建议。“前段时间你们的推介会我也参加了,看见麻城今天的发展,我也感到十分振奋,现在麻城的领导确确实实是在真抓实干。”他兴奋地讲到。
说起麻城宝贵的文旅资源,周庆龙如数家珍,“麻城市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人杰地灵的人文资源都是十分丰富的。移民文化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主题,很有特色。同时你们还有其他资源,红色文化、杜鹃花文化、古镇文化,还有你们的名人文化、进士文化等等,更不用说你们名扬天下的龟峰山5A级景区了,我也是最近才知道龟峰山景区成功确立5A级景区,了不起。”周庆龙对麻城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充满信心,“麻城孝感乡寄托着一亿一千多万移民后裔的乡愁,要把旅游业作为重头戏来发展,打响‘全域旅游’的口号,打造‘川渝人一生必去的地方’”。
闲暇之余,周庆龙喜爱诗词书法,他的原创诗词《清明【九】》《麻城寻根》《登龟峰山》等多幅作品,以移民后裔的赤子之心织就一幅绵长深情的麻城画卷。“清明是期待,麻城踏青,缅怀祖先”,在清明的祭扫与追忆中,他将血脉根系深扎于麻城的土地;“先祖福地山水明”“孝感恩风百代传”,他以地理风物为经纬,串联起跨越时空的家族记忆;“神龟在山巅俯瞰人寰”“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他借神龟与杜鹃的意象,将故乡麻城的灵秀与盛景升华为永恒的精神图腾。
周庆龙以学者与企业家的双重身份,架起了历史研究与现实发展的桥梁。他深耕“湖广填川”的学术沃土,用族谱实证与理论创新还原移民记忆,又以企业家的魄力投身移民文化圣地的建设。从商海搏击到学术深耕,从麻城情怀到文旅蓝图,他始终以赤子之心守护着川渝移民的精神根系。今日的孝感乡移民文化公园不仅承载着千万后裔的乡愁,更在周庆龙等先行者的推动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地标。展望未来,麻城移民圣地的故事将在文旅融合中续写新篇,而“麻城信仰”作为川渝移民后裔的精神图腾,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商义东、张晨、李梦帆、王逸帆、张简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