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一代又一代麻城人,秉承“忠诚勇毅,敢为人先”的麻城精神,勇敢闯荡,奋力拼搏,他们中有政界精英、商业大咖、专家学者、科技达人……他们是麻城新时代的代言人。为深度展示在外麻城人士的创业历程和故土情怀,激励引导本地麻城人创新创业,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天下麻城人】全媒体访谈栏目,探访在外麻城籍创业人士,展现麻城在外儿女成长和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为家乡人民增添一份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和发展动力,为麻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脚下是路,身后是乡——建筑领军人占学华的奋进与反哺
在重庆建筑设计行业,占学华的名字代表着专业与担当。这位从麻城三河口镇走出来的企业家,用二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农家子弟到行业领军人物的蜕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始终心系桑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家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游子情怀。
追梦少年:我一定要走出大山
占学华,麻城市三河口镇程鹏畈村人,1976年出生,现任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少年时代的占学华,虽然家境贫寒,却总是乐观向上。回忆起少年时光,占学华说:“那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走四公里山路去上学。”每天清晨,他揣着家里准备的干粮,穿着补了又补的解放鞋出门。
通往学校的山路蜿蜒曲折,最窄处只有一尺来宽。春天时,路边的野草疯长,清晨的露水常常把裤腿和鞋子都打湿;夏天暴雨过后,小路变成泥潭,走一步陷一步;秋天落叶铺满路面,踩上去沙沙作响;而最难忘的是冬天,寒风刺骨,湿透的鞋子冻得脚趾发麻。“到了教室,脱鞋时脚上冒着白气,有时候鞋袜都冻在一起。”说到这里,占学华的眼眶有些湿润。
艰苦的环境从未磨灭他的斗志。相反,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在煤油灯下苦读的夜晚,在田间地头背诵课文的午后,这个农家少年始终怀揣着一个朴素的梦想:“我一定要走出大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正是这份执着,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创业维艰:感恩父老乡亲支持
大学毕业后的占学华先后在北京、深圳两地工作了三年,积攒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占学华来到了重庆。到了重庆后,占学华和哥哥占学平联合创业,踏入了建筑设计的领域,成立了重庆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初期,占学华作为建筑领域的“工作小白”面对问题时困难重重。
“那时候我们的业务已经拓展到全国各地,最难忘的是在贵州的一个项目。”占学华回忆道,“前一天晚上突然接到通知,要求第二天上午九点带着设计方案参加政府评审会。从重庆到贵州有一千多公里路程,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时间特别紧张。”面对这个突发任务,占学华和团队决定连夜自驾赶往贵州。他们选择走国道,准备通宵赶路。“开到半路时,车子在荒郊野外爆胎了。那时已是深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占学华说,“我们只能自己动手,用手机打着灯换上了备胎。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最终项目还是取得了好结果。”
创业路上,资金压力也曾让占学华倍感压力。关键时刻,他一方面积极对接重庆本地的银行争取贷款,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家乡父老乡亲的鼎力支持。“正是这些帮助,让我们公司挺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占学华感激地说。这些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创业不仅需要个人的坚持,更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与帮助。
业务腾飞:建筑行业甲级资质
公司发展稳定后,业务范围逐步扩大,现已覆盖全国多个地区及部分海外市场。占学华提到,“我们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从最初的3人团队成长为218人的专业队伍,始终践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企业文化,坚持‘立足本土、面向国际’的发展思路。”公司还十分重视员工关怀,每周五下午固定安排集体活动时间,并组建了篮球俱乐部,定期与多地开展友谊比赛。
云南省楚雄市“十里春风”项目设计效果图
四川省南充市万达广场设计效果图
在建筑设计领域,公司取得了多项成果:贵阳市江华国际旅游中心项目荣获全国星图奖,云南楚雄“十里春风”住宅区获得最佳人居环境奖,贵州项目被当地政府授予最佳贡献奖。2024年,公司的总产值达到了2.2亿元。“我们公司拥有建筑行业、风景园林设计甲级资质,这是建筑行业的最高资质。”谈到这里时,占学华十分骄傲。甲级资质代表公司在建筑设计领域具备强大实力和专业水准,有助于公司承接各类大型、复杂的建筑项目,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优势地位。
游子反哺:继续为家乡贡献力量
在事业取得成就的同时,占学华始终心系家乡的发展。作为山区走出来的企业家,他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希望能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多年后,占学华意识到,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改善家乡的环境和景观。在他的推动下,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无偿为三河口镇提供了多个重要项目的设计方案,包括三河口水库、碧绿河水库、刘家河水库的景观规划,以及镇内几处主要景点的整体设计。
“我们有专业的设计能力,就应该为家乡做点实事。”占学华说。在他看来,回馈家乡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提升了家乡的整体面貌,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每当回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占学华总是感慨万千。年少时艰难的求学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家乡交通不便带来的困扰,也让他萌生了为家乡修路的想法。
“我从小在程鹏畈村丁家垱二组长大,那里离村部有四公里的土路。”占学华回忆道,“晴天时尘土满天,雨天就变成泥浆路。最让人揪心的是乡亲们要在这样又窄又滑的路上骑摩托车,实在太危险了。”
正是这份对家乡的牵挂,促使占学华和哥哥商量后决定出资修路。他主动联系三河口镇政府,个人出资八十万元对这条困扰乡亲们多年的土路进行硬化改造。
(右四为占学华)
如今,平整的水泥路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让乡亲们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虽然离开麻城到重庆发展已经二十多年,但老家永远是我的根。”占学华动情地说,“只要能力所及,我都会继续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从大山深处到城市高楼,从三人团队到行业领军,占学华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成功不在于你走得多远,而在于你是否记得来时的路;企业家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更在于担当社会责任。这种知恩反哺的精神,正是占学华这名新时代企业家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底色。(商义东、王逸帆、张简晖、李梦帆、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