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夫子河镇是鱼面强镇、特色小镇。立足传统鱼面、红薯产业优势,夫子河镇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充分发掘特色资源,点燃乡村发展的“招牌”,赋能乡村振兴,让鱼面特色小镇跑出发展“加速度”。
2月21日,走进夫子河镇付兴湾村,只见新建成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干净整洁,亭台水榭,宁静而又祥和。沿着柏油马路继续前进三百米,新建的鱼面产业园紧张忙碌,蔡氏仁膳食品有限公司正在赶制年后第一批鱼面订单。
作为麻城市第一批传统村落,付兴湾村产业发展一直以来“雷声大、雨点小”。结合蔡济黄纪念馆红色资源禀赋和群众意愿,在各级政策帮扶下,付兴湾村深入挖掘传统鱼面、红薯种植多元价值,以“美丽宜居村庄”整治提升为突破口,激活夫子河鱼面、蔡济黄故居等本地传统特色资源,引入麻城市蔡氏仁膳食品有限公司、湖北薯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打造集科研试验、文化体验、田园休闲为一体的夫子河鱼面产业示范园,将夫子河鱼面传统特色资源转化为群众致富的产业优势,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当地百姓谋“产业红利”。
“以村民文化活动广场为中心,我们还打造了蔡济黄纪念馆、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批付兴湾村特色文化节点,在提升整体环境的同时,保留付兴片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营造历史文化氛围。”付兴湾村党支部书记戴怡文介绍,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并带动20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启动美丽宜居村庄,湾里所有人自愿将附属老屋拆除,老党员、年轻人赶过来投工投劳,整个湾子的面貌焕然一新。”戴怡文边走边介绍,“互帮互助、自觉参与已经融于乡亲们的血脉里,为了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大家毫不犹豫。”
乡村要发展,产业必振兴。2020年,村里引进了湖北读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经营方式,对付兴湾村周边500亩土地流转,打造红薯种植基地。“每年3月份至9月份,是红薯种植管护期,周边150多个村民来这里锄草、施肥,每人可增收5000元,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戴怡文介绍。
乡村要发展,治理是关键。付兴湾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示范作用,完善落实村规民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湾组群众会,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戴怡文说。
同时,付兴湾村大力发展钩编非遗手工“网红”经济,借力麻城市第二届国际石材博览会在中部国际建材展览馆出圈。通过评选“最美庭院”“好婆媳”等活动,推动乡风文明浸润人心。付兴湾村,“中国传统村落”的招牌成色更足,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产学研融合’,进一步建设红薯育苗研学基地,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文化饭’,把付兴湾村美丽宜居和美乡村建设得更加漂亮!”在蔡济黄纪念馆前,戴怡文充满信心。
今年是项目建设年,夫子河镇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夏家山红色文化遗址、杜鹃花溪山泉水厂、蔡济黄纪念馆、鱼面产业园特色禀赋资源,以“鱼面小镇”为引擎,高标准推动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擦亮特色小镇名片,打造成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样板、乡村振兴的标杆。(喻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