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杜鹃花的微笑》序
杜鹃花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在湖北省黄冈地区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那里四月的杜鹃漫山遍野,红遍整个山脉,这座城市相传是麻姑修炼的地方,故名为麻城。
麻城的杜鹃花源于大别山脉络,这里是当年红军抗战的老区,四月的时候,成片的杜鹃花开放在麻城市龟峰山龟峰胜景的顶峰,数有千万游客称其为杜鹃花海。花期覆盖面积达十万亩以上,树龄均达百年以上,更有杜鹃花王高达3点6米,花的主枝干有56个之多,这片杜鹃花海先后被上海吉尼斯组织评为平品最多、树龄最老、面积最大的三个之最。
之所以以杜鹃花作本书的引子,是因为故事的主人翁顽强不息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品格犹如杜鹃花一样激情满怀、积极上进、一生向阳打动着我。我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激起那些曾经灰心丧志、给那些曾经误入迷茫的年轻人一点动力,告诉他们人应该有斗志,不管曾经有过什么经历,都应该笑着活下去,前途是自己把握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身世,但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年轻怕什么,跌倒了再爬来。
故事的主人翁是麻城市盐田河镇蔡家湾的一名女子,名叫蔡小青,她13岁就开始外出打工,儿时丧母,家里有一个患上精神病的弟弟,还有一位年迈的父亲,一生的遭遇让这个年轻的少女遍体鳞伤。几经周折,她在一个大城市里,找到了她自己的爱,本以为幸福就要来临,本以为就要出人头地,可就在她快走出困境的时候,他的丈夫抛弃了她。想起过去,她几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面对自己的弟弟、父亲,她毅然地选择了坚强。她是如何走出自己心灵的困境?她经历了那些血和泪的伤心事?她又是如何振作起来的呢?敬请关注《杜鹃花的微笑》为你讲述一个凄美、励志的生活故事。
四月宝贝
2014年11月11日
第一章 雨儿在哭泣
这一天一大早,天空就飘着黑压压的的乌云,给这个本应该凉爽的10月带来一丝沉闷。柿子树上几只乌鸦在那里叫唤着,它们厮打中碰撞下的几片黄叶掉落在树下黑黑的瓦片上,显得有那么几分苍凉。
树下的房子不是别人的,是一个叫蔡小青女孩子的家。这房子一共有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卧室,房子是用黄泥做成的土砖堆砌而成的,房顶盖的是烧制的土瓦。小青家一共有四口人,这样的两间房子看似住着有些拥挤,但小青一家过得齐乐融融。
这一天小青刚好年满13岁,又逢是周末,虽然家境并不好,家里也不富裕,但妈妈还是起了个大清早到镇上割了点肉回来,算是给小青过生日,也让孩子开心开心。
“小青,你带弟弟去菜园子摘点菜回来吧!看样子等会就要下雨了,我到山上给你爸爸送把伞去,一会就回来!”妈妈说道。
“嗯,晓得了,我们这就去,爸爸到山上干嘛去了呀?”小青回问道。
“他还能干什么,放牛呗!不和你们啰嗦了,我得赶紧去!”妈妈说完就往山上飞奔而去。
小青从灶台上拿了一个用竹子做成的菜篮子,拉着只有五岁弟弟的小手往屋后的菜园走去。这个季节在农村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一般人家里是没什么菜的。而小青家里的菜却长势正旺,因为爸爸是个勤劳的人。小青看满园绿油油的青菜高兴坏了,哼着小曲和弟弟在菜园摘着菜,他们一棵菜上摘下两片叶子,一会篮子就满满的了。
小青看着菜摘得差不多了,就拉着弟弟的手往家走,刚一到家,就听见外面响起了隆隆的雷声,紧接着硕大的雨点紧罗密布地倾注而下。
“好险呀!再晚回来一会就被淋成落汤鸡了!”小青对着弟弟说。
“什么鸡?那里有鸡呀?”弟弟疑惑地问道。
“那里和那里呀!我是说被雨淋成落汤鸡,没说那里有鸡!”小青握肚子笑着说道。
“那你不说清楚点!”弟弟委屈地说道。
“是你自己笨好不好,我那大的声音你没听到!”小青说。
“在打雷嘛!对了,爸爸妈妈怎么还没回来呀!”弟弟看着外面问道。
“你别担心,他们一会就回来了!走,姐姐教你写字好不?”小青说道。
“好呀!好呀!我最爱写字了!”弟弟屁颠屁颠地往小青凑了过来。
看着弟弟高兴的样子,小青笑了,她到书包拿出纸笔放在已经破烂不堪的松木桌上,一笔一划地教着弟弟写字,那专心劲外人看来俨然就像一个老师。
不知不觉间已经十点多了,雨一直都在下着,爸爸妈妈也不见回来,小青心里很是担心。
“哎!怎么爸爸妈妈还不回来呀?”小青说道。
“这大的雨,我想他们一定在山上那里躲雨吧!说不定雨小一点他们就会回来的!”弟弟有理有据的说道。
“可能吧!算了,姐姐今天就教你写到这里吧!我得洗米去,先洗好浸一会,一会要煮饭了!”小青说道。
“好吧!你去忙你的好了,我自己写会儿!”弟弟说道。
小青走到灶台里侧,那里放有一个盛米的大缸,用一个木头盖子盖着,里面盛满满满一大缸米,她拿起水缸上一个用葫芦做的水瓢,轻轻地在米缸里抓了半水瓢米,然后舀了一飘水,用手搅动米粒,然后将水倒掉,如些反复地做了三次,才将米倒进灶台上的锅里。
雨势渐渐地小了下来,远远地看着爸爸妈妈牵着牛儿回来了,妈妈没怎么淋湿,但爸爸一脸的雨水,因为他们俩是共一把伞回来的,看样子妈妈伞还没送到爸爸就淋湿了。
“丫头,快烧点水,你爸爸都淋湿了,要赶紧洗个澡,不然一会得感冒了!”妈妈走进家门和小青说道。
“嗯嗯,知道了,我这就烧!”小青边回着妈妈的话,边拿着水壶往水缸边添水。
“孩子他爸你赶紧先擦擦,看你头上的雨水!”小青妈妈给爸爸递去一条毛巾,和爸爸说道。
“冇得事的,看把你紧张的,不就淋了下雨吗?一会洗洗就好了!”爸爸回着妈妈的话。
“你呀!你以为你还是二十岁的小伙子呀!这秋天的雨水很容易生病的,别到老来落下个风湿病!”
“行了行了,你也真是啰嗦,我擦就是了!”小青爸爸回着妈妈的话。
大约二十分钟的样子,水就烧开了,小青爸爸洗澡去了,妈妈则在一旁烧饭,饭煮好后,小青妈妈说:
“小青你往灶里添些柴火吧!我这就炒菜,就天是你的生日,我们早点吃饭!”
“嗯嗯,妈妈我这不是正添着吗?”小青回着妈妈的话。
妈妈一会就弄了好几样的菜,有板栗烧鸡,还有红烧肉,还炒一个青菜。小青知道要搁平时,家里也就炒一个菜而已,吃饭平时也就凑合着吃点算了,今天有三个菜已经很隆重了。
“妈妈,那来的鸡肉呀?”小青问道。
“昨天你爸爸杀的!”妈妈回着小青的话。
“我还说那来的鸡肉呢!刚刚我说‘落汤鸡’,弟弟还说什么鸡的,没想到真让他说中了!”小青边笑着说,边往桌子上端着菜。
妈妈收拾了一下也帮着端菜,可当她把菜放到桌子上的时候,身子突然往后一倒。小青吓坏了,顿时手中的菜盘子掉到了地上,菜撒了一地,,她一个劲地叫着“妈妈,妈妈,你怎么了!”一个劲地叫着“爸爸,爸爸,你快出来,妈妈晕倒了!”
爸爸上衣都没穿就穿着短裤跑出来了,对着小青说道:“青儿,你妈妈怎么了?”
“妈妈突然晕倒了,你快来看看!”小青对着爸爸焦急地说道。
爸爸走了过来,扶起妈妈。
“孩子他妈 ,你快醒醒,你快醒醒!”小青的爸爸用力摇晃着小青的妈妈,嘴里不停的喊着,此时他的脸庞略显一丝忧伤,因为在孩子面前他必须坚强。
小青和弟弟用力地拉扯着妈妈的袖口,哭声夹杂着隆隆的雷声是那么让人心痛,可无论他们再怎么使劲,妈妈还是一动不动,紧闭的双眼和平静的表情显得是那么安详,唯有的只是眼角还残留着泪花,因为小青妈妈太不舍这个家了,她太不舍勤劳的丈夫、懂事的女儿、还有乖巧的儿子。
“青儿,你们起来了,听话,快点!你妈妈已经走了!”小青爸爸哽咽着对小青和弟弟说道。他抱起小青的妈妈,轻轻地把她放在床上,然后用一条破旧的毛毯盖在她的身上。
“青儿,你快去和叔叔他们说一下,就说你妈妈过世了,这雨一下子好像还停不了,他们可能还没有听到,叫他们快点来下,我有事和他们商量!”小青爸爸对着小青说道。
“嗯,我这就去!”小青朝爸爸点了点头,然后就转身跑出了家门。
“孩子,你打把伞--”还没有等爸爸说完,小青早已跑离爸爸的视线了。
叔叔家其实离小青家并不远,但是在这雨天,山里的路并不是很好走,不一会儿雨水已经湿透了小青瘦小的身躯。就在她快要到叔叔家门口时,突然脚下一滑,水中的一块石头把她绊倒在地,她连忙爬了起来。虽然雨水和泪水在一起流,虽然手上在绊倒时已擦出了血,可此刻她身上的痛远不及她心里的痛。
“叔叔,快开开门!”小青来到叔叔家门前,使劲地敲打着门上的铁环。
“是小青呀!有啥事进来再说吧!看你淋的!”叔叔打开门和小青说道。
“不了,叔叔,你赶紧收拾一下吧!我爸爸找你商量事,我妈妈她--”小青再也说不出声来了,叔叔看到的小青只有抽泣。
“你妈妈她到底怎么了?你快说呀!”叔叔追问道,脸上显现出少许不安的神情。
“妈妈她过--世--了--!”小青抽泣着说道。
“什么?早上还好好的呢!你说的是真的?”叔叔说道。
“嗯!”小青点了点头。
“那我们快点走吧!”叔叔说道。
“彩霞,我到大哥家去一趟,你一会也过来吧!嫂子脑溢血去世了,我和小青先走了!”叔叔站在门口对着屋里的婶子说道,然后拉着小青的手,匆忙地往小青家赶去。
小青家此时非常安静,房子里有那么几个邻居也闻讯赶过来帮忙了。一眼望去,大家都一脸木然的表情,忧伤而沉重。小青的妈妈还安详地躺在那里,床前放着一个火盆,盆里烧着纸钱,火光忽大忽小地闪烁着。
“嫂子,我来晚了,对不起!”叔叔双腿一软就跪在小青妈妈跟前,泪水沿着他刚劲的脸庞滑落在地。
“起来了,人死不能复生,你这样叫你大哥心里会更难过!你大嫂的丧事还得靠你操持呢!”站在一旁的大婶拉起小青的叔叔和他说道。
叔叔慢慢地起身朝那位拉起他的大婶点了点头,然后朝小青的爸爸走去,他轻轻地拍了拍小青爸爸的肩膀。
“大哥,你节哀,嫂子她已经走了,大家都很难过,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丧事安排一下,这时候大家都到外面去打工去了,家里人少,我们这里的规矩是三天后就要出殡,所以我得去安排人手,看看邻村有没有年轻的人在家,还有棺木问题,大嫂刚过世,大家都没想到她这年纪轻轻就走了,你原来也没给她准备这些,听说伯父叫有一副棺材,我先去问问看,到时我们再道林子里砍些杉木,做好了再还给伯父,或者我们直接拿钱给他买过来!”叔叔坐下来和小青爸爸说道。
“这些事你安排就是了,我现在心里都是乱的,你尽管去操持就是!”小青爸爸 “那好,我现在去伯父家问问棺木的事,一会还得给大嫂沐浴入棺!”小青叔叔说道。
“嗯,你去吧!”小青爸爸说道。
“小青走,和叔叔一起去下你三爷爷家,你三爷爷从来都固执,但你从小她就比较爱你!你和一起去保险点!”叔叔和小青说道。
“嗯,好吧!”小青很小声地对叔叔说道。
小青的三爷爷现在可以说是湾里年纪最大的长辈了,住在湾里的祖屋里,相对来说比小青家的条件要好多了,因为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家里老两口整天就种点菜,打打小牌,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三爷爷的家住在一个用青砖做的四合院里,进们两边各两间房子,正中央是一个小池子,池子的上方用玻璃瓦片开着一个天窗,这池子也就是俗话说的“天井 ”了。正对门的一间大大的堂屋,一般湾里有丧事都在这堂屋举行。
“三爷爷,三爷爷,在吗?”小青大声地喊着。
“谁呀!”三爷爷从右边的屋子走了出来。
“原来是小青和国良呀!你们来有什么事吗?”三爷爷笑着对小青和小青叔叔说道。
“三叔,是这样的,我大嫂刚刚脑溢血过世了,家里目前没有棺木--”小青的叔叔还没说完,小青的三爷爷就打断了小青叔叔的话。
“什么?你大嫂她--哎,这可怜的两个孩子--我明白你们的来意了,尽管我是湾里年纪最长的老人,但是死者为大,更何况这侄子媳妇平时对我们两老照顾有加,我那一副棺木暂时给侄媳妇用吧!到时你们再给我做一副就好!虽然我平时有点老固执,但事是事,理是理!我这边说定了,你去安排别的事吧!一会我也去看看那孩子!”三爷爷抚摸着小青的头,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谢谢三爷爷!”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还客气起来了!快去家里吧!家里现在杂事多!”三爷爷说道。
小青和叔叔和三爷爷道别后,直接回到了家里,此时天还下着朦朦细雨。家里此刻挤满了人,没有凳子坐,大家就都站着。
“青,我俩给你妈妈擦擦身子吧!一会得入棺!”婶子听叔叔说棺木确定了后,对着小青说道。
房间里没有别人,只有小青的婶子和她自己还有妈妈。小青轻轻地关上房间的门,往一个木头做成的脚盆里放满了一盆水。她和婶子慢慢地脱去妈妈人外衣,然后把妈妈轻轻靠在自己人身上,冰冷身躯没有一丝温暖,小青紧紧地把妈妈拥入怀中,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小青,你别这样好不?你妈妈已经走了,快松开,我们得赶紧给你妈擦身子,一会还得入棺呀!”小青婶子对着小青说道。
“婶子,再让我抱一会好吗?”小青含着眼泪和婶子说道。
“听话啦,青儿!外面的人都等着呢!你懂事点好不?”婶子对着小青说道。
小青慢慢松开了妈妈,她轻轻地抚摸着妈妈的头,迷茫地望着窗外,婶子则在一旁轻轻地擦拭着妈妈瘦弱的身体。妈妈的身体一会就擦完了,她俩将邻居送来的一些新衣一层层地穿在妈妈的身上,最后再套上一套寿衣。衣服穿戴整齐后就准备给小青妈妈梳理头发,小青的妈妈头发很长,平时都是盘起来的,这时候给她解散重新梳理就显得很容易,不一会儿就梳理好了,小青给妈妈戴上了圆圆的寿帽。
“大哥们,你们外面准备好没有?”小青婶子对着门外准备棺木的那些人说道。
“早准备好了,你们动作迅速点好不?”门外的一位大叔说道。
“知道啦!你们可以进来了,我们都弄好了!”婶子对着门外的人说道。
门外进来四位年纪比较大的长者,看样子和小青的爸爸年纪差不多大。他们轻轻地托着小青的妈妈,然后异口同声地说了声‘起’,小青妈妈的尸身就被抬了起来。
走出房间的门来,屋外的几条板凳上放着一副黝黑的棺木,棺木的盖子已经打开,里面铺上了几层厚厚的棉被,棺木的另一头放着一个手工绣成的绣花枕头。那四位大叔轻轻地放下小青的妈妈,几位大婶则将准备好的一些糖果、米粒等吃喝用品都放了进去,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叔叔们“封印”了。(当地把丧事盖棺称作封印)
鞭炮声响起,湾里所有的人都来了,屋里顿时挤满了人,棺木被轻轻地合上,几位大叔拿来十八颗长长的铁钉往棺盖上钉去,此时小青已经哭得像泪人一样,无论别人怎么劝她、怎么拉扯她,她就是抱住棺木不松手。叔叔见状,走了过去,从小青的身后将小青拦腰抱起,放后狠狠地放在地上。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让你妈妈好好安息不好嘛!你以为大家心里都好过呀!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你理智一点好不?”叔叔狠狠地对着小青说道。
小青没有过多地和叔叔争辩,只是傻傻地看着棺盖被慢慢钉死,她的心此刻已经快要窒息了。妈妈走了,以后怎么办?怎么过?怎么活?
棺木盖钉好后,由八个年轻的叔叔将妈妈的灵柩抬到了三爷爷隔壁的堂屋里,湾里的人陆续参拜完小青妈妈后,也渐渐地散去,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小青蜷缩在妈妈灵柩旁边,因为秋天的傍晚的天气有些冷,她不时地拉了拉衣服。堂屋里现在就爸爸、叔叔、婶子、小青和弟弟,还有湾里几个做佛事的人在那里,婶子将煮好的晚饭拿了过来,然后走到了小青的旁边。
“青儿,起来了,别蹲着,你也吃点饭,一晚上长着呢!快点,听话!”小青的婶子拉了拉小青。
小青并没有回答,只是慢慢地起身,目光停留在妈妈灵柩前的相框上,她稍微停顿了一刻,然后盛了满满一碗饭,夹了一些弟弟爱吃的菜往弟弟身边走去。
“姐姐,你现吃吧!我不饿!”弟弟轻声地和小青说道。
“姐姐也不饿,你先吃--!”小青对着弟弟说道。
“你烦不烦呀,叫你吃你不吃,你想咋样呀!你想饿死呀!”小青将碗重重地放在桌子上,厉声地和弟弟说道。
弟弟一脸委屈地哭了起来,小青走近弟弟把弟弟紧紧地抱在怀里,然后姐弟俩抱头痛哭。
“你们俩个别这样,这里有客人的,你们这样哭哭啼啼的叫叔叔们怎么吃饭?”小青的叔叔对着小青姐弟俩说道。
“小孩子嘛,没事的,你也别说他们,谁的妈妈去世了不心痛呀!”那几个做佛事的叔叔对着小青的叔叔说道。
小青和弟弟听了叔叔们一番话停止了哭泣,他们俩拿起碗哽咽着往口里送饭。
临近晚上十点左右,做佛事的叔叔们都回家去休息了,只有小青一家人守在灵堂。
“青儿,你带你弟弟去睡吧!今晚我和你婶子在这里守灵!”小青叔叔对着小青说道。
“你们去睡吧!反正我也睡不着,爸爸你也去睡吧!带着弟弟!晚上我一个人在这就可以了!”小青和叔叔、爸爸说道。
“那怎么行,你一个人不害怕吗?你要实在不想睡,叔叔晚上在这里陪着你好吗?”叔叔对小青说道。
“嗯,那好吧!”小青回了叔叔的话。
“哥,你带孩子去睡吧!彩霞你也回去!我和青儿在这里就好!”叔叔对着爸爸和婶子说道。
“也行,那辛苦你了!”爸爸对叔叔说道。
“哥,瞧你说的,兄弟这时候还分什么彼此吗!”叔叔说道。
爸爸、婶子、弟弟都回家去睡了,只有小青的叔叔留在灵堂。灵堂这时候十分阴冷,叔叔到三爷爷家借了一捆稻草,铺在灵堂旁边。
“小青,你先睡会,等下我换你!”叔叔拨了拨灵柩前面的油灯说道。
“叔叔,还是你先睡吧!我现在还不困,等我困了再叫你!”小青对着叔叔说道。
“那好吧!记得要叫我哈!”叔叔边说着,边一头倒在灵柩旁边的稻草中,不一会儿就传来轻轻的呼噜声。是呀!叔叔今天实在太累了,一个人忙里忙外,跑前赶后的,要不是有这样一个叔叔,小青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章 出殡
就这样在煎熬中渡过了两个不眠的夜晚,小青的眼睛已熬出两个黑黑的眼圈,眼中布满了血丝,但她依然坚持着,因为今天是妈妈出殡的日子。
这天的天气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好,虽然没有下雨,但是一清早整个小小的村庄都被雾霾所掩盖,空气之中散发出一种灰尘的味道,能见度大约只有20来米。
三爷爷隔壁的堂屋里此刻挤满了人,大家都是来给小青妈妈送行的。堂屋的两侧摆满了白色的绸子,(当地用笔在白色的布上写上挽联,署名,代表对死者的哀悼,如同花圈。)堂屋的灵柩前,来人正在逐个给小青妈妈叩头,小青和弟弟则在来人对面叩头回礼。因为这是最后一道程序,叩头完毕后,小青妈妈就得上路了,所以大家都显得格外忧伤。
“好了,好了!大家都让一让,准备起棺了!”负责做丧事的几个大叔说道。
大家都移步到堂屋的外面,小青的弟弟头戴一个白色的帽子,手拿一根青色的竹枝(当地由孝子拿青色的竹枝来作为引路)走在最前面,小青则紧随其后。
待到鞭声响起,八个大叔同时说‘起’的同时,棺木被抬了起来,送葬队伍慢慢朝山上前行着。
《杜鹃花的微笑》序
杜鹃花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在湖北省黄冈地区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那里四月的杜鹃漫山遍野,红遍整个山脉,这座城市相传是麻姑修炼的地方,故名为麻城。
麻城的杜鹃花源于大别山脉络,这里是当年红军抗战的老区,四月的时候,成片的杜鹃花开放在麻城市龟峰山龟峰胜景的顶峰,数有千万游客称其为杜鹃花海。花期覆盖面积达十万亩以上,树龄均达百年以上,更有杜鹃花王高达3点6米,花的主枝干有56个之多,这片杜鹃花海先后被上海吉尼斯组织评为平品最多、树龄最老、面积最大的三个之最。
之所以以杜鹃花作本书的引子,是因为故事的主人翁顽强不息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品格犹如杜鹃花一样激情满怀、积极上进、一生向阳打动着我。我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激起那些曾经灰心丧志、给那些曾经误入迷茫的年轻人一点动力,告诉他们人应该有斗志,不管曾经有过什么经历,都应该笑着活下去,前途是自己把握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身世,但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年轻怕什么,跌倒了再爬来。
故事的主人翁是麻城市盐田河镇蔡家湾的一名女子,名叫蔡小青,她13岁就开始外出打工,儿时丧母,家里有一个患上精神病的弟弟,还有一位年迈的父亲,一生的遭遇让这个年轻的少女遍体鳞伤。几经周折,她在一个大城市里,找到了她自己的爱,本以为幸福就要来临,本以为就要出人头地,可就在她快走出困境的时候,他的丈夫抛弃了她。想起过去,她几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面对自己的弟弟、父亲,她毅然地选择了坚强。她是如何走出自己心灵的困境?她经历了那些血和泪的伤心事?她又是如何振作起来的呢?敬请关注《杜鹃花的微笑》为你讲述一个凄美、励志的生活故事。
四月宝贝
2014年11月11日起草
第一章 雨儿在哭泣
这一天一大早,天空就飘着黑压压的的乌云,给这个本应该凉爽的10月带来一丝沉闷。柿子树上几只乌鸦在那里叫唤着,它们厮打中碰撞下的几片黄叶掉落在树下黑黑的瓦片上,显得有那么几分苍凉。
树下的房子不是别人的,是一个叫蔡小青女孩子的家。这房子一共有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卧室,房子是用黄泥做成的土砖堆砌而成的,房顶盖的是烧制的土瓦。小青家一共有四口人,这样的两间房子看似住着有些拥挤,但小青一家过得齐乐融融。
这一天小青刚好年满13岁,又逢是周末,虽然家境并不好,家里也不富裕,但妈妈还是起了个大清早到镇上割了点肉回来,算是给小青过生日,也让孩子开心开心。
“小青,你带弟弟去菜园子摘点菜回来吧!看样子等会就要下雨了,我到山上给你爸爸送把伞去,一会就回来!”妈妈说道。
“嗯,晓得了,我们这就去,爸爸到山上干嘛去了呀?”小青回问道。
“他还能干什么,放牛呗!不和你们啰嗦了,我得赶紧去!”妈妈说完就往山上飞奔而去。
小青从灶台上拿了一个用竹子做成的菜篮子,拉着只有五岁弟弟的小手往屋后的菜园走去。这个季节在农村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一般人家里是没什么菜的。而小青家里的菜却长势正旺,因为爸爸是个勤劳的人。小青看满园绿油油的青菜高兴坏了,哼着小曲和弟弟在菜园摘着菜,他们一棵菜上摘下两片叶子,一会篮子就满满的了。
小青看着菜摘得差不多了,就拉着弟弟的手往家走,刚一到家,就听见外面响起了隆隆的雷声,紧接着硕大的雨点紧罗密布地倾注而下。
“好险呀!再晚回来一会就被淋成落汤鸡了!”小青对着弟弟说。
“什么鸡?那里有鸡呀?”弟弟疑惑地问道。
“那里和那里呀!我是说被雨淋成落汤鸡,没说那里有鸡!”小青握肚子笑着说道。
“那你不说清楚点!”弟弟委屈地说道。
“是你自己笨好不好,我那大的声音你没听到!”小青说。
“在打雷嘛!对了,爸爸妈妈怎么还没回来呀!”弟弟看着外面问道。
“你别担心,他们一会就回来了!走,姐姐教你写字好不?”小青说道。
“好呀!好呀!我最爱写字了!”弟弟屁颠屁颠地往小青凑了过来。
看着弟弟高兴的样子,小青笑了,她到书包拿出纸笔放在已经破烂不堪的松木桌上,一笔一划地教着弟弟写字,那专心劲外人看来俨然就像一个老师。
不知不觉间已经十点多了,雨一直都在下着,爸爸妈妈也不见回来,小青心里很是担心。
“哎!怎么爸爸妈妈还不回来呀?”小青说道。
“这大的雨,我想他们一定在山上那里躲雨吧!说不定雨小一点他们就会回来的!”弟弟有理有据的说道。
“可能吧!算了,姐姐今天就教你写到这里吧!我得洗米去,先洗好浸一会,一会要煮饭了!”小青说道。
“好吧!你去忙你的好了,我自己写会儿!”弟弟说道。
小青走到灶台里侧,那里放有一个盛米的大缸,用一个木头盖子盖着,里面盛满满满一大缸米,她拿起水缸上一个用葫芦做的水瓢,轻轻地在米缸里抓了半水瓢米,然后舀了一飘水,用手搅动米粒,然后将水倒掉,如些反复地做了三次,才将米倒进灶台上的锅里。
雨势渐渐地小了下来,远远地看着爸爸妈妈牵着牛儿回来了,妈妈没怎么淋湿,但爸爸一脸的雨水,因为他们俩是共一把伞回来的,看样子妈妈伞还没送到爸爸就淋湿了。
“丫头,快烧点水,你爸爸都淋湿了,要赶紧洗个澡,不然一会得感冒了!”妈妈走进家门和小青说道。
“嗯嗯,知道了,我这就烧!”小青边回着妈妈的话,边拿着水壶往水缸边添水。
“孩子他爸你赶紧先擦擦,看你头上的雨水!”小青妈妈给爸爸递去一条毛巾,和爸爸说道。
“冇得事的,看把你紧张的,不就淋了下雨吗?一会洗洗就好了!”爸爸回着妈妈的话。
“你呀!你以为你还是二十岁的小伙子呀!这秋天的雨水很容易生病的,别到老来落下个风湿病!”
“行了行了,你也真是啰嗦,我擦就是了!”小青爸爸回着妈妈的话。
大约二十分钟的样子,水就烧开了,小青爸爸洗澡去了,妈妈则在一旁烧饭,饭煮好后,小青妈妈说:
“小青你往灶里添些柴火吧!我这就炒菜,就天是你的生日,我们早点吃饭!”
“嗯嗯,妈妈我这不是正添着吗?”小青回着妈妈的话。
妈妈一会就弄了好几样的菜,有板栗烧鸡,还有红烧肉,还炒一个青菜。小青知道要搁平时,家里也就炒一个菜而已,吃饭平时也就凑合着吃点算了,今天有三个菜已经很隆重了。
“妈妈,那来的鸡肉呀?”小青问道。
“昨天你爸爸杀的!”妈妈回着小青的话。
“我还说那来的鸡肉呢!刚刚我说‘落汤鸡’,弟弟还说什么鸡的,没想到真让他说中了!”小青边笑着说,边往桌子上端着菜。
妈妈收拾了一下也帮着端菜,可当她把菜放到桌子上的时候,身子突然往后一倒。小青吓坏了,顿时手中的菜盘子掉到了地上,菜撒了一地,,她一个劲地叫着“妈妈,妈妈,你怎么了!”一个劲地叫着“爸爸,爸爸,你快出来,妈妈晕倒了!”
爸爸上衣都没穿就穿着短裤跑出来了,对着小青说道:“青儿,你妈妈怎么了?”
“妈妈突然晕倒了,你快来看看!”小青对着爸爸焦急地说道。
爸爸走了过来,扶起妈妈。
“孩子他妈 ,你快醒醒,你快醒醒!”小青的爸爸用力摇晃着小青的妈妈,嘴里不停的喊着,此时他的脸庞略显一丝忧伤,因为在孩子面前他必须坚强。
小青和弟弟用力地拉扯着妈妈的袖口,哭声夹杂着隆隆的雷声是那么让人心痛,可无论他们再怎么使劲,妈妈还是一动不动,紧闭的双眼和平静的表情显得是那么安详,唯有的只是眼角还残留着泪花,因为小青妈妈太不舍这个家了,她太不舍勤劳的丈夫、懂事的女儿、还有乖巧的儿子。
“青儿,你们起来了,听话,快点!你妈妈已经走了!”小青爸爸哽咽着对小青和弟弟说道。他抱起小青的妈妈,轻轻地把她放在床上,然后用一条破旧的毛毯盖在她的身上。
“青儿,你快去和叔叔他们说一下,就说你妈妈过世了,这雨一下子好像还停不了,他们可能还没有听到,叫他们快点来下,我有事和他们商量!”小青爸爸对着小青说道。
“嗯,我这就去!”小青朝爸爸点了点头,然后就转身跑出了家门。
“孩子,你打把伞--”还没有等爸爸说完,小青早已跑离爸爸的视线了。
叔叔家其实离小青家并不远,但是在这雨天,山里的路并不是很好走,不一会儿雨水已经湿透了小青瘦小的身躯。就在她快要到叔叔家门口时,突然脚下一滑,水中的一块石头把她绊倒在地,她连忙爬了起来。虽然雨水和泪水在一起流,虽然手上在绊倒时已擦出了血,可此刻她身上的痛远不及她心里的痛。
“叔叔,快开开门!”小青来到叔叔家门前,使劲地敲打着门上的铁环。
“是小青呀!有啥事进来再说吧!看你淋的!”叔叔打开门和小青说道。
“不了,叔叔,你赶紧收拾一下吧!我爸爸找你商量事,我妈妈她--”小青再也说不出声来了,叔叔看到的小青只有抽泣。
“你妈妈她到底怎么了?你快说呀!”叔叔追问道,脸上显现出少许不安的神情。
“妈妈她过--世--了--!”小青抽泣着说道。
“什么?早上还好好的呢!你说的是真的?”叔叔说道。
“嗯!”小青点了点头。
“那我们快点走吧!”叔叔说道。
“彩霞,我到大哥家去一趟,你一会也过来吧!嫂子脑溢血去世了,我和小青先走了!”叔叔站在门口对着屋里的婶子说道,然后拉着小青的手,匆忙地往小青家赶去。
小青家此时非常安静,房子里有那么几个邻居也闻讯赶过来帮忙了。一眼望去,大家都一脸木然的表情,忧伤而沉重。小青的妈妈还安详地躺在那里,床前放着一个火盆,盆里烧着纸钱,火光忽大忽小地闪烁着。
“嫂子,我来晚了,对不起!”叔叔双腿一软就跪在小青妈妈跟前,泪水沿着他刚劲的脸庞滑落在地。
“起来了,人死不能复生,你这样叫你大哥心里会更难过!你大嫂的丧事还得靠你操持呢!”站在一旁的大婶拉起小青的叔叔和他说道。
叔叔慢慢地起身朝那位拉起他的大婶点了点头,然后朝小青的爸爸走去,他轻轻地拍了拍小青爸爸的肩膀。
“大哥,你节哀,嫂子她已经走了,大家都很难过,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丧事安排一下,这时候大家都到外面去打工去了,家里人少,我们这里的规矩是三天后就要出殡,所以我得去安排人手,看看邻村有没有年轻的人在家,还有棺木问题,大嫂刚过世,大家都没想到她这年纪轻轻就走了,你原来也没给她准备这些,听说伯父叫有一副棺材,我先去问问看,到时我们再道林子里砍些杉木,做好了再还给伯父,或者我们直接拿钱给他买过来!”叔叔坐下来和小青爸爸说道。
“这些事你安排就是了,我现在心里都是乱的,你尽管去操持就是!”小青爸爸和小青叔叔说道。
“那好,我现在去伯父家问问棺木的事,一会还得给大嫂沐浴入棺!”小青叔叔说道。
“嗯,你去吧!”小青爸爸说道。
“小青走,和叔叔一起去下你三爷爷家,你三爷爷从来都固执,但你从小她就比较爱你!你和一起去保险点!”叔叔和小青说道。
“嗯,好吧!”小青很小声地对叔叔说道。
小青的三爷爷现在可以说是湾里年纪最大的长辈了,住在湾里的祖屋里,相对来说比小青家的条件要好多了,因为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家里老两口整天就种点菜,打打小牌,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三爷爷的家住在一个用青砖做的四合院里,进们两边各两间房子,正中央是一个小池子,池子的上方用玻璃瓦片开着一个天窗,这池子也就是俗话说的“天井 ”了。正对门的一间大大的堂屋,一般湾里有丧事都在这堂屋举行。
“三爷爷,三爷爷,在吗?”小青大声地喊着。
“谁呀!”三爷爷从右边的屋子走了出来。
“原来是小青和国良呀!你们来有什么事吗?”三爷爷笑着对小青和小青叔叔说道。
“三叔,是这样的,我大嫂刚刚脑溢血过世了,家里目前没有棺木--”小青的叔叔还没说完,小青的三爷爷就打断了小青叔叔的话。
“什么?你大嫂她--哎,这可怜的两个孩子--我明白你们的来意了,尽管我是湾里年纪最长的老人,但是死者为大,更何况这侄子媳妇平时对我们两老照顾有加,我那一副棺木暂时给侄媳妇用吧!到时你们再给我做一副就好!虽然我平时有点老固执,但事是事,理是理!我这边说定了,你去安排别的事吧!一会我也去看看那孩子!”三爷爷抚摸着小青的头,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谢谢三爷爷!”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还客气起来了!快去家里吧!家里现在杂事多!”三爷爷说道。
小青和叔叔和三爷爷道别后,直接回到了家里,此时天还下着朦朦细雨。家里此刻挤满了人,没有凳子坐,大家就都站着。
“青,我俩给你妈妈擦擦身子吧!一会得入棺!”婶子听叔叔说棺木确定了后,对着小青说道。
房 间里没有别人,只有小青的婶子和她自己还有妈妈。小青轻轻地关上房间的门,往一个木头做成的脚盆里放满了一盆水。她和婶子慢慢地脱去妈妈人外衣,然后把妈妈轻轻靠在自己人身上,冰冷身躯没有一丝温暖,小青紧紧地把妈妈拥入怀中,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小青,你别这样好不?你妈妈已经走了,快松开,我们得赶紧给你妈擦身子,一会还得入棺呀!”小青婶子对着小青说道。
“婶子,再让我抱一会好吗?”小青含着眼泪和婶子说道。
“听话啦,青儿!外面的人都等着呢!你懂事点好不?”婶子对着小青说道。
小青慢慢松开了妈妈,她轻轻地抚摸着妈妈的头,迷茫地望着窗外,婶子则在一旁轻轻地擦拭着妈妈瘦弱的身体。妈妈的身体一会就擦完了,她俩将邻居送来的一些新衣一层层地穿在妈妈的身上,最后再套上一套寿衣。衣服穿戴整齐后就准备给小青妈妈梳理头发,小青的妈妈头发很长,平时都是盘起来的,这时候给她解散重新梳理就显得很容易,不一会儿就梳理好了,小青给妈妈戴上了圆圆的寿帽。
“大哥们,你们外面准备好没有?”小青婶子对着门外准备棺木的那些人说道。
“早准备好了,你们动作迅速点好不?”门外的一位大叔说道。
“知道啦!你们可以进来了,我们都弄好了!”婶子对着门外的人说道。
门外进来四位年纪比较大的长者,看样子和小青的爸爸年纪差不多大。他们轻轻地托着小青的妈妈,然后异口同声地说了声‘起’,小青妈妈的尸身就被抬了起来。
走出房间的门来,屋外的几条板凳上放着一副黝黑的棺木,棺木的盖子已经打开,里面铺上了几层厚厚的棉被,棺木的另一头放着一个手工绣成的绣花枕头。那四位大叔轻轻地放下小青的妈妈,几位大婶则将准备好的一些糖果、米粒等吃喝用品都放了进去,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叔叔们“封印”了。(当地把丧事盖棺称作封印)
鞭炮声响起,湾里所有的人都来了,屋里顿时挤满了人,棺木被轻轻地合上,几位大叔拿来十八颗长长的铁钉往棺盖上钉去,此时小青已经哭得像泪人一样,无论别人怎么劝她、怎么拉扯她,她就是抱住棺木不松手。叔叔见状,走了过去,从小青的身后将小青拦腰抱起,放后狠狠地放在地上。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让你妈妈好好安息不好嘛!你以为大家心里都好过呀!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你理智一点好不?”叔叔狠狠地对着小青说道。
小青没有过多地和叔叔争辩,只是傻傻地看着棺盖被慢慢钉死,她的心此刻已经快要窒息了。妈妈走了,以后怎么办?怎么过?怎么活?
棺木盖钉好后,由八个年轻的叔叔将妈妈的灵柩抬到了三爷爷隔壁的堂屋里,湾里的人陆续参拜完小青妈妈后,也渐渐地散去,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小青蜷缩在妈妈灵柩旁边,因为秋天的傍晚的天气有些冷,她不时地拉了拉衣服。堂屋里现在就爸爸、叔叔、婶子、小青和弟弟,还有湾里几个做佛事的人在那里,婶子将煮好的晚饭拿了过来,然后走到了小青的旁边。
“青儿,起来了,别蹲着,你也吃点饭,一晚上长着呢!快点,听话!”小青的婶子拉了拉小青。
小青并没有回答,只是慢慢地起身,目光停留在妈妈灵柩前的相框上,她稍微停顿了一刻,然后盛了满满一碗饭,夹了一些弟弟爱吃的菜往弟弟身边走去。
“姐姐,你现吃吧!我不饿!”弟弟轻声地和小青说道。
“姐姐也不饿,你先吃--!”小青对着弟弟说道。
“你烦不烦呀,叫你吃你不吃,你想咋样呀!你想饿死呀!”小青将碗重重地放在桌子上,厉声地和弟弟说道。
弟弟一脸委屈地哭了起来,小青走近弟弟把弟弟紧紧地抱在怀里,然后姐弟俩抱头痛哭。
“你们俩个别这样,这里有客人的,你们这样哭哭啼啼的叫叔叔们怎么吃饭?”小青的叔叔对着小青姐弟俩说道。
“小孩子嘛,没事的,你也别说他们,谁的妈妈去世了不心痛呀!”那几个做佛事的叔叔对着小青的叔叔说道。
小青和弟弟听了叔叔们一番话停止了哭泣,他们俩拿起碗哽咽着往口里送饭。
临近晚上十点左右,做佛事的叔叔们都回家去休息了,只有小青一家人守在灵堂。
“青儿,你带你弟弟去睡吧!今晚我和你婶子在这里守灵!”小青叔叔对着小青说道。
“你们去睡吧!反正我也睡不着,爸爸你也去睡吧!带着弟弟!晚上我一个人在这就可以了!”小青和叔叔、爸爸说道。
“那怎么行,你一个人不害怕吗?你要实在不想睡,叔叔晚上在这里陪着你好吗?”叔叔对小青说道。
“嗯,那好吧!”小青回了叔叔的话。
“哥,你带孩子去睡吧!彩霞你也回去!我和青儿在这里就好!”叔叔对着爸爸和婶子说道。
“也行,那辛苦你了!”爸爸对叔叔说道。
“哥,瞧你说的,兄弟这时候还分什么彼此吗!”叔叔说道。
爸爸、婶子、弟弟都回家去睡了,只有小青的叔叔留在灵堂。灵堂这时候十分阴冷,叔叔到三爷爷家借了一捆稻草,铺在灵堂旁边。
“小青,你先睡会,等下我换你!”叔叔拨了拨灵柩前面的油灯说道。
“叔叔,还是你先睡吧!我现在还不困,等我困了再叫你!”小青对着叔叔说道。
“那好吧!记得要叫我哈!”叔叔边说着,边一头倒在灵柩旁边的稻草中,不一会儿就传来轻轻的呼噜声。是呀!叔叔今天实在太累了,一个人忙里忙外,跑前赶后的,要不是有这样一个叔叔,小青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章 出殡
就这样在煎熬中渡过了两个不眠的夜晚,小青的眼睛已熬出两个黑黑的眼圈,眼中布满了血丝,但她依然坚持着,因为今天是妈妈出殡的日子。
这天的天气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好,虽然没有下雨,但是一清早整个小小的村庄都被雾霾所掩盖,空气之中散发出一种灰尘的味道,能见度大约只有20来米。
三爷爷隔壁的堂屋里此刻挤满了人,大家都是来给小青妈妈送行的。堂屋的两侧摆满了白色的绸子,(当地用笔在白色的布上写上挽联,署名,代表对死者的哀悼,如同花圈。)堂屋的灵柩前,来人正在逐个给小青妈妈叩头,小青和弟弟则在来人对面叩头回礼。因为这是最后一道程序,叩头完毕后,小青妈妈就得上路了,所以大家都显得格外忧伤。
“好了,好了!大家都让一让,准备起棺了!”负责做丧事的几个大叔说道。
大家都移步到堂屋的外面,小青的弟弟头戴一个白色的帽子,手拿一根青色的竹枝(当地由孝子拿青色的竹枝来作为引路)走在最前面,小青则紧随其后。
待到鞭声响起,八个大叔同时说‘起’的同时,棺木被抬了起来,送葬队伍慢慢朝山上前行着。
“我的仔呀!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呀--!”
“我的姐呀,你的命真苦呀—”
“我的婶呀!该享福的时候你就这样去了呀—”
送葬队伍中大家都哭了起来,小青走在最前面,她此刻并没有哭,因为这些天她的泪水已经哭干了,哭又能怎样?妈妈又不会回来!
到为妈妈准备的墓地是一条很崎岖的山间小路,虽然到了秋季,但是路边的杂草和树枝很多,所以送葬队伍走起来很慢。太阳在行进中慢慢爬了出来,气温也慢慢地上升,再也没感觉到像出发时那样寒冷。山上非常寂静,出了几声鸟叫,再就是鞭炮声和哭声。领棺的八个大叔艰难地行走着,因为路太窄,加上当地的风俗必须用八个人抬棺才是对死者的尊敬。棺木好不容易被抬到被看好的位置,大叔们轻轻地将棺木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板凳上。因为此刻,一位法师真在拨弄着罗盘给小家的妈妈找个好的‘住所’。只见他身穿一身黄色的道袍,道袍背后印着一个很大的八卦图,头戴一顶通天帽,帽子的前方镶有一面八卦镜,脚穿一双青云鞋,手持罗盘望着前方的远山。
“就这里了!准备动土!”那位法师说道。
“这个位置好吗?”小青的叔叔说道。
“你们看—”大家沿着法师所指的地方看去。法师说道:
“你们看这个位置正对前面的那座大山的山尖,而背后又紧靠着后山,左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正流向不远处的池塘,池塘又正对两山之间的凹陷处,这个是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因为前面有山,是讲究的‘坟对山尖屋对凹’,而后面的山则是‘靠山’。池塘正对前面两山之间凹陷处就会有风,旁边有小溪和池塘就是风,这正是人们说的风水了。所以这就是绝佳的好地!你们可以动土了!”
“先生说得好!大家赶紧动手吗!”小青的叔叔示意几个年轻点的叔叔开始挖墓穴。几个叔叔很麻利地挖了起来,不知道是小青妈妈显灵还是什么原因,墓穴挖起来很顺利,地底下很少发现石头,再加上刚下过雨,土质疏松,墓穴很快挖好了!
“吉时已到,请属牛属虎的人暂行回避或者向后转身!现在准备行葬礼,请负责抬棺的几位及时就位!”那位道人朝天鞠了三躬,然后对来给小青妈妈送行的人说道。
棺木被徐徐抬起,来送行的人也有少部分人朝后转身。道长吩咐小青的叔叔将生石灰铺满了墓穴,随着道长一声‘起’,一声‘落’,棺木被慢慢放进了墓穴。
“请亲人为死者添土!”道长说道。
小青的爸爸、叔叔、还有小青的弟弟都走了过来,一人用铁锹往棺木上铲了一铁锹土。然后他们几个慢慢退下,再由刚刚来的几个大叔往墓穴里添土。看着棺木被慢慢掩埋,小青的心真的碎了,因为她再也无法看到自己的妈妈了,想想以前、再想想儿时,小青真的无法相信此刻妈妈已经离开了!她没有流出太多的眼泪,只是静静地看着土层被慢慢加高。而小青的弟弟虽然年纪小,这时候已经少了平日里的吵闹,也静静地蹲在一旁暗自落泪。小青的爸爸没有任何神态,也没有看着这一切,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手中夹着的烟熏黄了他粗糙的大手,他没有将香烟放进嘴里,任凭烟灰掉在地上。而在旁边的叔叔则将一双手抓了一捧黄土,撒在快要被掩埋的棺木之上。然后嘴里说道:
“嫂子,一路走好!大哥和孩子请你放心,我们一定尽心照顾他们!”他说完这话,眼泪夺眶而出。
棺木被掩埋后,道长说:
“现在你们转身的可以回过身来了!敬献绸子、香纸的乡亲们请你们依次将东西放好,现在准备祭祀了!你们过来几个人到这边来烧纸钱!”道长吩咐站在一旁的几个年长的大爷。
祭祀用的饭菜并没有什么,只有用豆腐和猪肉煮的一碗汤,再加让一些水果和一瓶酒。因为在这个时候,小青家的家境能有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这些东西还是小青叔叔骑自行车跑了三十多里地买来的!祭祀用的是一张四方形的桌子,桌子的前方用吃过了的罐头瓶放了一些砂子,然后再插上三支香。香的后面放的是那碗汤,汤的后面放的是三个酒杯,酒杯后面盛满了三碗饭。小青走过来,往杯子里从右到左斟了三遍酒,然后轻轻地退到道长的身后。
“鸣炮!烧纸!”道长示意放鞭炮和烧纸钱的人。
鞭炮声顷刻响起,顿时鞭声四起,烟雾缭绕。在鞭炮声响起的同时,小青的叔叔拿了一个白色的蛇皮袋,放在小青妈妈的墓碑前。
“大家有事的先回去吧!要祭拜的就到这边来!”小青的叔叔说道。
大家碌碌续续地祭拜完后,渐渐地都离去了,只有道长还有小青的一家站在那里,因这这时的天气比较干燥,很容易着火,加上这里不比城里,到处都是大山,所以防火是必须的。
看着纸钱慢慢地飘起,再慢慢地被风吹散,小青就感觉妈妈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但她很理智地明白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伤心又能怎么样呢?再多的伤心也只能让爸爸越来难过!她扶起蹲在一旁的爸爸和弟弟,然后和他们说道:
“爸爸、弟弟,你们先回去吧!我在这里就行!”小青慢慢地和爸爸、弟弟说道。
“是呀!现在我们都可以回去了,我们都走吧!”那位道长说道。
“小青,走吧!”叔叔对小青说道。
“叔叔,你们先回吧!我还想再待一会儿!”小青对着叔叔说道。
“那好吧!你也早点回去吧!不要太晚了,家里还有好多事呢!一会还要请乡亲们吃饭呢!”小青叔叔说道。
“我知道了,叔叔,我一会就会,就一会儿,你放心好了!”小青说道。
看着家人们都渐渐远去,小青此此刻才慢慢蹲了下来,她紧紧地抱着妈妈的墓碑,眼泪滴落在妈妈墓碑前松软的土里。
“妈妈,我知道你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开始我真有些想不通,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上天对我这样不公平,但后来我明白,人死不能复生。爸爸身体本不就不是很好,所以我应该学会坚强,我应该担负起这个家的责任来!我已经计划好了,我打算不再读书了,我一定把弟弟抚养成人!你放心去吧!妈妈!女儿会经常回家来看你的!我先走了,家来还有好多客人!”小青慢慢来地起身,朝妈妈的墓碑挥了挥手,然后匆匆地往家赶去。
当小青赶回家里时,此刻的天已经拨云见日,被雾霾笼罩着的小村庄早已清晰可见了。小青家的门前叔叔、婶婶、大爷、大妈们都在门外的板凳上坐着,晒着太阳、谈论着小青妈妈死得惋惜。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大多数人都是空闲的,当地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只要村里有丧事的人,大家都要送礼、吃饭,这时候离吃饭还有段时间,所以大家都闲着。而现在最忙的还得算厨房的了,一眼看去时,厨房靠灶台旁摆着两条板凳,板凳上放着一张大的案板。案板上都是切的各种菜,一盘盘地装在盘子里,再看案板的另一边一个大叔手里挥舞着菜刀,不时地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小青的婶子则在一旁往灶里添着柴火,时不时地发出两声咳嗽声。
“婶子,你歇歇,我来添吧!”小青走到婶子身边说道。
“没事,这边你先别管了,你去借几个锅吧!厨师刚刚说了,今天不用办碗了,就用吊锅简单点。(办碗就是一个菜一个菜地端得桌子上,吊锅就是将所以不同类的菜混合在一起,一层层地堆积起来,俗语说的‘一锅焖’。)婶子对小青说道。
“嗯嗯,好的,我这就办去!”小青说道。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就到了吃饭的时间。坐在外面的叔叔、婶婶们相继入坐。总共算起来其实人也不是很多,因为村庄有小,大部分年轻的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所以加上小青自家的亲戚也就五桌而已。待大家都坐定后,小青拿了瓶“龟山”牌白酒,倒了约一两左右,走到那几个抬棺的大叔那张桌子旁边。
“几位大叔,这次我妈妈的事全仰仗你们帮忙,我也不会说什么客气话,我敬你们一杯!”小青举起酒杯说道,然后一饮而尽。
“姑娘,你别喝了,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都一堆一块的,你也别客气了!”那桌上的几位叔叔说道。
小青要一一敬另外的四桌,被叔叔拦了下来。看着挂满泪花的小青,叔叔心里真不是滋味。
“你别喝了,个女孩子家家的,我给他们敬酒去,你自己去吃点东西!”小青的叔叔说道。
小青没有说什么,独自一个人走进房间,看着床边桌子上的照片,傻傻地发着呆,因为照片是去年过年时一家人照的全家福。相片中依然有妈妈甜甜的笑,可事实妈妈已经离去了。
第三章 决定
小青也不知道在房间里待了多久,等她回过神来时,已经傍晚时分,所有亲戚都已经走了,屋子里的桌椅板凳已经收拾完了,先前本来热闹的家,此刻显得有那么几分冷清。
“青儿,你刚才只喝了点酒,没有吃饭,想吃什么和你婶子说下,叫你婶子给你做!”小青的叔叔说道。
“叔叔,我现在还不想吃!再说也不饿!”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呀!哎—”小青的叔叔叹声说道。
“没什么的叔叔,我想得开的,现在妈妈已经是这样了,能有什么办法呀!我打算等妈妈‘头七’过了我就出去打工!”小青说道。
“什么?打工?你才多大呀,还打工?”叔叔说道。
“我可以的,再说我也不想读了,还是让弟弟读书吧!”小青说道。
“那不行的,你学习成绩那么好,就是砸锅卖铁我们也会让你读书的!你不要东想西想的,读好你的书就是!”小青的叔叔很严肃地说道。
“叔叔,我已经决定了,再说早点出去打工也没什么不好呀!一来可以贴补一下家里,二来还可以让弟弟读上书!我已经不小了,湾里的孩子大多不都出去打工了!”小青说道。
“可是他们都比你大呀,你才多大!”小青叔叔说道。
“叔叔,你别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我一定要出去!”小青说道。
“你这犟孩子,我是说不过你,这事我作不了住,还得问问你爸爸!”小青叔叔说道。
小青的爸爸此刻坐在屋子的门槛上,手里拿着一个古铜色的烟袋,他不时地往烟锅中添加烟丝,抽完又加,远远看去烟雾缭绕,很难看得见他的脸庞。只能闻得见烟丝淡淡的香味和烟袋敲打门槛的声音。
“大哥,你少抽点!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眼下小青决定不想读书了,你倒是说句话呀!”小青叔叔对着小青说的爸爸说道。
“她要想不读就不读吧,事已至此,我也没办法,谁叫我这个爸爸没用呢!命苦呀—”小青爸爸说道。
“大哥你倒是考虑好呀!小青学习成绩这样好,这样放弃太可惜了吧!”小青叔叔说道。
“话是这样说,可是眼下这家庭状况就这个样,家里家投四壁,什么也没有,我身体又不是很好,不出去又能怎么样呢?”小青的爸爸无可奈何对说道。
“既然你这样说我也无话可说,别到头来孩子大了会怪罪于你的!”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想不会的,小青自己也这么选择的,今天是一家人当面,虽然我也不想让她这小出去,但是我如果能力大一点的话,也不会出此下策,再说小青也不可能老让你们扶持吧!你们也有你们家的孩子!人要将心比心!哥哥话已至此,剩下的事你再和小青合计合计吧!”小青爸爸说道。
小青一家人聊着聊着渐渐已进入深夜,天远处的弯月和繁星朦胧地若隐若现,随着流云逐渐散开,月的光洒射在这乡村的山岗上,宛若银、雪。
小青靠在床头,将盖着补丁的被子往上拉了拉,因为秋天早晚寒气很重,月光照在她消瘦的脸庞上,显得是那么苍白,从她微弱的鼻息中喘息出来的空气,在月光下泛起一层白雾。小青并没有注意这么多,因为此刻她心里想的是妈妈,还有对未来的迷茫。话虽然是和爸爸他们那样说,但是自己该去那里,又能做什么呢?小青一直反问着自己!在心底隐隐的痛楚和对前途设想之下,小青思考良久才渐渐睡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周的时间就在眼前溜走,小青除了每天到妈妈坟前烧纸钱和送烛火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听打工的地方。
这一天下午,小青和往常一样到后山给妈妈上坟。临近黄昏,后山上没有什么人,弱弱的夕阳找在后山的山岗上,没有丝毫的暖意。就在小青给妈妈烧完纸钱准备回家时,她远远地看见对面山上小丽的妈妈背着一捆柴火朝这边走了过来。
“青儿,给妈妈上坟呀?”小丽的妈妈说道。
“是呀,婶子,你捡柴呢!我来给你背吧!”小青回着小丽妈妈的话。
“不用了,我自己背就行,再说也不是很重!”小丽妈妈说道。
“你干嘛这客气呀!从小我和小丽关系最好,做这点事你都不让我做呀!”小青笑着说道。
“瞧你这孩子说的,虽然你和我家的小丽关系好,但是你比她小得多,柴火虽然不重,但是你现在正长身体!”小丽的妈妈说道。
“我说不过你,那我们一起走吧!”小青说道。
小青和小丽的妈妈,边走边谈论着,她时不时地试探性地问问小丽在外面做什么,通过小丽妈妈所说的,小青知道小丽进了一家大公司,目前在公司做产检员,平时公司效益也很不错。小青和小丽的妈妈就这样边走边聊回到了家。
小青回到家后,吃过晚饭早早地就睡了,但她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一直想着自己能做什么,想着对未来的憧憬,想着‘小丽能行,自己就一定能行,都是农村出去的娃儿,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想着想着小青甜甜地笑了起来,然后甜甜地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小青就敲开了叔叔家的门。叔叔和婶子才刚刚起床,小青进门就打开了话匣子。
“叔叔、婶子,我已经决定了,先去小红那里去看看!借点路费给我行不?”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说风就是雨的,这急匆匆的,这事你爸爸知道吗?”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回去再和他说!”小青说道。
“小红在哪里打工呀?”小青的叔叔说道。
“也是我们省里的,在武汉的一个公司,好像在青山那一块!我再去找呢!”小青说道。
“远是不远,钱我也可以给你,但这事还要和你爸爸说一下,走,我陪你一起去和你爸爸说下!”小青的叔叔说道。
“那是再好不过了,还是叔叔爱我!”小青笑了笑说道。
来到小青家门前,小青的爸爸正拿着一把锄头准备出去,看小青的叔叔和小青一块回来了,他就止住了脚步。
“你们俩干嘛呢?”小青的爸爸问道。
“正找你说个事呢?”小青的叔叔问道。
“有啥事,你快说,我还准备去地里呢!”小青的爸爸说道。
“小青决定出去了,想去武汉,小丽也在那边,我想武汉离家不远,我是同意了,看看你的意思?”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没意见,小青你自己考虑好就是了!”小青爸爸说完头也没回地离开了小青和叔叔。
小青知道此刻爸爸的心里也一定很难受,但作为一位父亲,还有这世道,他能怎样呢?小青很理解爸爸,所以也没再追问。
“叔叔,那我现在收拾一下,这就准备走,早上镇上应该有车去城里的,要不早点走就赶不上车了!”小青说道。
第四章 那个秋天我很冷
经过一路的颠簸,小青终于赶到了城里的火车站。他在售票厅里买了张次日无座票,然后在车站里逗留了一整天,直到很晚,她才在候车厅里睡着了。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小青急匆匆地登上了去武汉的火车,看着列车路面朦胧的灯火,小青心又一阵隐痛,直到一个小时后,列车到达,小青的悬着的心才入了下来,她花了二元钱在车站叫了一辆摩托车将她直接送到了小丽上班的公司门前。
这个清晨,马路上的车流量并不大,因为此刻的天还尚早。公路那边稀数的几个人在晨雾下若隐若现。虽然是初秋,可是行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小青站在“富士康”公司的门口,等待着小丽出来。秋风从她头顶吹过,她拉拉了单薄的衣衫,然后蜷缩在大门的角落。小青这次出来没有带什么行李,只带了一个蓝白交织的编织袋,里面装的是一些常用的洗漱工具和衣服。
“哪啦哪啦……”广播声音骤然响起,这是“富士康”下早班的号声。约莫过了一刻钟的样子,从公司的正门口走出来很多人,小青缓缓地起身,然后盯紧人群,在一波一波的人流中,小青终于发现了小丽的身影。
“小丽,你过来一下!”小青高声喊道。
“小青,你怎么来了!”小丽诧异地叫了起来。
“来得突然,一下子说不清楚,你住哪里,我先到你的宿舍去下,等你下班了我再和你说家里的事!”小青说道。
“家里出啥事了呀?”小丽追问道。
“你就别问了,我现在没有心情说这些,总之我家出大事了!”小青说道。
“好吧!既然你现在不想说我也没办法,我们这就去我的宿舍!”小丽边说边接过小青手里的编织袋。
小丽的宿舍听她自己说不是很远,可是从正门走到宿舍足足用了二十分分钟的时间,小青心里想着这的的确确是她梦想的地方,因为最起码这个公司有着它特有的气势在那里。她用眼的余光扫视着小丽的同事们,他们之中大多都是女人,有极其少数的男人在人群之中,从年龄上看都是二十多岁到四十岁的中年人。看到这些小青心里不禁暗自打鼓,因为自己才十三岁刚过点,能不能进这家公司还是个未知数。
推开宿舍的门,里面十分整洁,因为这家公司是采用军事化的管理,一切都是军营没有什么判别,只是所在的都是社会上的青年男女而已。一个宿舍里放着两张用钢管做成的上下铺的床,床上的被子都叠成豆腐块似的。床的下方一边各放着一个脸盆,脸盆里面是一条叠成方块的白色毛巾,里面还放着一个漱口的杯子和一个肥皂盒,牙刷都朝着一个方向,看着就让人舒服。
“你还没吃早饭吧!我去打点饭你,你就在我的床上坐会吧!”小丽的话打断了愣在那里的小青。
“好!我还真饿了!”小青回道。
不一会儿,小丽就打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小青接过了饭菜三下五除二地一下子就吃完了。
“青,你应该是昨晚就出来了吧!那你昨晚在那里睡的?”小丽问道。
“是的,我昨晚在车站将就了一晚!”小青说道。
“什么?车站,这冷的天……”。小丽说道。
“对了,你说家里出事了,到底是什么事?”小丽追问。
“我妈妈她去世了……”。小青还没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什么?怎么可能,你没骗我吧?婶子平时身体很好的!”小丽说道。
“是真的,我是等妈妈满了‘头七’我才出来的,这不想让你给我找点事做,听你妈妈说你在这个公司搞产品检验员,看看有门路没有?”小青说道。
“是这样呀!”小丽说着,然后紧紧地抱紧了小青。
“哪啦哪啦……”上班的号声又响了起来。
“青,今天就算了吧!明天我带你去见我们经理,你先歇息下!晚上我带你出去逛逛,因为我是上白班的,晚上才有时间陪你,你就在我的床上躺会吧!我该去上班了!”小丽说道。
“你去吧!别担心我,我不会瞎跑的!我就在宿舍里看会书,要是累了我就睡会!你赶紧去吧,别迟到了!”小青回着小丽的话。
《杜鹃花的微笑》序
杜鹃花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在湖北省黄冈地区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那里四月的杜鹃漫山遍野,红遍整个山脉,这座城市相传是麻姑修炼的地方,故名为麻城。
麻城的杜鹃花源于大别山脉络,这里是当年红军抗战的老区,四月的时候,成片的杜鹃花开放在麻城市龟峰山龟峰胜景的顶峰,数有千万游客称其为杜鹃花海。花期覆盖面积达十万亩以上,树龄均达百年以上,更有杜鹃花王高达3点6米,花的主枝干有56个之多,这片杜鹃花海先后被上海吉尼斯组织评为平品最多、树龄最老、面积最大的三个之最。
之所以以杜鹃花作本书的引子,是因为故事的主人翁顽强不息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品格犹如杜鹃花一样激情满怀、积极上进、一生向阳打动着我。我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激起那些曾经灰心丧志、给那些曾经误入迷茫的年轻人一点动力,告诉他们人应该有斗志,不管曾经有过什么经历,都应该笑着活下去,前途是自己把握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身世,但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年轻怕什么,跌倒了再爬来。
故事的主人翁是麻城市盐田河镇蔡家湾的一名女子,名叫蔡小青,她13岁就开始外出打工,儿时丧母,家里有一个患上精神病的弟弟,还有一位年迈的父亲,一生的遭遇让这个年轻的少女遍体鳞伤。几经周折,她在一个大城市里,找到了她自己的爱,本以为幸福就要来临,本以为就要出人头地,可就在她快走出困境的时候,他的丈夫抛弃了她。想起过去,她几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面对自己的弟弟、父亲,她毅然地选择了坚强。她是如何走出自己心灵的困境?她经历了那些血和泪的伤心事?她又是如何振作起来的呢?敬请关注《杜鹃花的微笑》为你讲述一个凄美、励志的生活故事。
四月宝贝
2014年11月11日起草
第一章 雨儿在哭泣
这一天一大早,天空就飘着黑压压的的乌云,给这个本应该凉爽的10月带来一丝沉闷。柿子树上几只乌鸦在那里叫唤着,它们厮打中碰撞下的几片黄叶掉落在树下黑黑的瓦片上,显得有那么几分苍凉。
树下的房子不是别人的,是一个叫蔡小青女孩子的家。这房子一共有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卧室,房子是用黄泥做成的土砖堆砌而成的,房顶盖的是烧制的土瓦。小青家一共有四口人,这样的两间房子看似住着有些拥挤,但小青一家过得齐乐融融。
这一天小青刚好年满13岁,又逢是周末,虽然家境并不好,家里也不富裕,但妈妈还是起了个大清早到镇上割了点肉回来,算是给小青过生日,也让孩子开心开心。
“小青,你带弟弟去菜园子摘点菜回来吧!看样子等会就要下雨了,我到山上给你爸爸送把伞去,一会就回来!”妈妈说道。
“嗯,晓得了,我们这就去,爸爸到山上干嘛去了呀?”小青回问道。
“他还能干什么,放牛呗!不和你们啰嗦了,我得赶紧去!”妈妈说完就往山上飞奔而去。
小青从灶台上拿了一个用竹子做成的菜篮子,拉着只有五岁弟弟的小手往屋后的菜园走去。这个季节在农村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一般人家里是没什么菜的。而小青家里的菜却长势正旺,因为爸爸是个勤劳的人。小青看满园绿油油的青菜高兴坏了,哼着小曲和弟弟在菜园摘着菜,他们一棵菜上摘下两片叶子,一会篮子就满满的了。
小青看着菜摘得差不多了,就拉着弟弟的手往家走,刚一到家,就听见外面响起了隆隆的雷声,紧接着硕大的雨点紧罗密布地倾注而下。
“好险呀!再晚回来一会就被淋成落汤鸡了!”小青对着弟弟说。
“什么鸡?那里有鸡呀?”弟弟疑惑地问道。
“那里和那里呀!我是说被雨淋成落汤鸡,没说那里有鸡!”小青握肚子笑着说道。
“那你不说清楚点!”弟弟委屈地说道。
“是你自己笨好不好,我那大的声音你没听到!”小青说。
“在打雷嘛!对了,爸爸妈妈怎么还没回来呀!”弟弟看着外面问道。
“你别担心,他们一会就回来了!走,姐姐教你写字好不?”小青说道。
“好呀!好呀!我最爱写字了!”弟弟屁颠屁颠地往小青凑了过来。
看着弟弟高兴的样子,小青笑了,她到书包拿出纸笔放在已经破烂不堪的松木桌上,一笔一划地教着弟弟写字,那专心劲外人看来俨然就像一个老师。
不知不觉间已经十点多了,雨一直都在下着,爸爸妈妈也不见回来,小青心里很是担心。
“哎!怎么爸爸妈妈还不回来呀?”小青说道。
“这大的雨,我想他们一定在山上那里躲雨吧!说不定雨小一点他们就会回来的!”弟弟有理有据的说道。
“可能吧!算了,姐姐今天就教你写到这里吧!我得洗米去,先洗好浸一会,一会要煮饭了!”小青说道。
“好吧!你去忙你的好了,我自己写会儿!”弟弟说道。
小青走到灶台里侧,那里放有一个盛米的大缸,用一个木头盖子盖着,里面盛满满满一大缸米,她拿起水缸上一个用葫芦做的水瓢,轻轻地在米缸里抓了半水瓢米,然后舀了一飘水,用手搅动米粒,然后将水倒掉,如些反复地做了三次,才将米倒进灶台上的锅里。
雨势渐渐地小了下来,远远地看着爸爸妈妈牵着牛儿回来了,妈妈没怎么淋湿,但爸爸一脸的雨水,因为他们俩是共一把伞回来的,看样子妈妈伞还没送到爸爸就淋湿了。
“丫头,快烧点水,你爸爸都淋湿了,要赶紧洗个澡,不然一会得感冒了!”妈妈走进家门和小青说道。
“嗯嗯,知道了,我这就烧!”小青边回着妈妈的话,边拿着水壶往水缸边添水。
“孩子他爸你赶紧先擦擦,看你头上的雨水!”小青妈妈给爸爸递去一条毛巾,和爸爸说道。
“冇得事的,看把你紧张的,不就淋了下雨吗?一会洗洗就好了!”爸爸回着妈妈的话。
“你呀!你以为你还是二十岁的小伙子呀!这秋天的雨水很容易生病的,别到老来落下个风湿病!”
“行了行了,你也真是啰嗦,我擦就是了!”小青爸爸回着妈妈的话。
大约二十分钟的样子,水就烧开了,小青爸爸洗澡去了,妈妈则在一旁烧饭,饭煮好后,小青妈妈说:
“小青你往灶里添些柴火吧!我这就炒菜,就天是你的生日,我们早点吃饭!”
“嗯嗯,妈妈我这不是正添着吗?”小青回着妈妈的话。
妈妈一会就弄了好几样的菜,有板栗烧鸡,还有红烧肉,还炒一个青菜。小青知道要搁平时,家里也就炒一个菜而已,吃饭平时也就凑合着吃点算了,今天有三个菜已经很隆重了。
“妈妈,那来的鸡肉呀?”小青问道。
“昨天你爸爸杀的!”妈妈回着小青的话。
“我还说那来的鸡肉呢!刚刚我说‘落汤鸡’,弟弟还说什么鸡的,没想到真让他说中了!”小青边笑着说,边往桌子上端着菜。
妈妈收拾了一下也帮着端菜,可当她把菜放到桌子上的时候,身子突然往后一倒。小青吓坏了,顿时手中的菜盘子掉到了地上,菜撒了一地,,她一个劲地叫着“妈妈,妈妈,你怎么了!”一个劲地叫着“爸爸,爸爸,你快出来,妈妈晕倒了!”
爸爸上衣都没穿就穿着短裤跑出来了,对着小青说道:“青儿,你妈妈怎么了?”
“妈妈突然晕倒了,你快来看看!”小青对着爸爸焦急地说道。
爸爸走了过来,扶起妈妈。
“孩子他妈 ,你快醒醒,你快醒醒!”小青的爸爸用力摇晃着小青的妈妈,嘴里不停的喊着,此时他的脸庞略显一丝忧伤,因为在孩子面前他必须坚强。
小青和弟弟用力地拉扯着妈妈的袖口,哭声夹杂着隆隆的雷声是那么让人心痛,可无论他们再怎么使劲,妈妈还是一动不动,紧闭的双眼和平静的表情显得是那么安详,唯有的只是眼角还残留着泪花,因为小青妈妈太不舍这个家了,她太不舍勤劳的丈夫、懂事的女儿、还有乖巧的儿子。
“青儿,你们起来了,听话,快点!你妈妈已经走了!”小青爸爸哽咽着对小青和弟弟说道。他抱起小青的妈妈,轻轻地把她放在床上,然后用一条破旧的毛毯盖在她的身上。
“青儿,你快去和叔叔他们说一下,就说你妈妈过世了,这雨一下子好像还停不了,他们可能还没有听到,叫他们快点来下,我有事和他们商量!”小青爸爸对着小青说道。
“嗯,我这就去!”小青朝爸爸点了点头,然后就转身跑出了家门。
“孩子,你打把伞--”还没有等爸爸说完,小青早已跑离爸爸的视线了。
叔叔家其实离小青家并不远,但是在这雨天,山里的路并不是很好走,不一会儿雨水已经湿透了小青瘦小的身躯。就在她快要到叔叔家门口时,突然脚下一滑,水中的一块石头把她绊倒在地,她连忙爬了起来。虽然雨水和泪水在一起流,虽然手上在绊倒时已擦出了血,可此刻她身上的痛远不及她心里的痛。
“叔叔,快开开门!”小青来到叔叔家门前,使劲地敲打着门上的铁环。
“是小青呀!有啥事进来再说吧!看你淋的!”叔叔打开门和小青说道。
“不了,叔叔,你赶紧收拾一下吧!我爸爸找你商量事,我妈妈她--”小青再也说不出声来了,叔叔看到的小青只有抽泣。
“你妈妈她到底怎么了?你快说呀!”叔叔追问道,脸上显现出少许不安的神情。
“妈妈她过--世--了--!”小青抽泣着说道。
“什么?早上还好好的呢!你说的是真的?”叔叔说道。
“嗯!”小青点了点头。
“那我们快点走吧!”叔叔说道。
“彩霞,我到大哥家去一趟,你一会也过来吧!嫂子脑溢血去世了,我和小青先走了!”叔叔站在门口对着屋里的婶子说道,然后拉着小青的手,匆忙地往小青家赶去。
小青家此时非常安静,房子里有那么几个邻居也闻讯赶过来帮忙了。一眼望去,大家都一脸木然的表情,忧伤而沉重。小青的妈妈还安详地躺在那里,床前放着一个火盆,盆里烧着纸钱,火光忽大忽小地闪烁着。
“嫂子,我来晚了,对不起!”叔叔双腿一软就跪在小青妈妈跟前,泪水沿着他刚劲的脸庞滑落在地。
“起来了,人死不能复生,你这样叫你大哥心里会更难过!你大嫂的丧事还得靠你操持呢!”站在一旁的大婶拉起小青的叔叔和他说道。
叔叔慢慢地起身朝那位拉起他的大婶点了点头,然后朝小青的爸爸走去,他轻轻地拍了拍小青爸爸的肩膀。
“大哥,你节哀,嫂子她已经走了,大家都很难过,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丧事安排一下,这时候大家都到外面去打工去了,家里人少,我们这里的规矩是三天后就要出殡,所以我得去安排人手,看看邻村有没有年轻的人在家,还有棺木问题,大嫂刚过世,大家都没想到她这年纪轻轻就走了,你原来也没给她准备这些,听说伯父叫有一副棺材,我先去问问看,到时我们再道林子里砍些杉木,做好了再还给伯父,或者我们直接拿钱给他买过来!”叔叔坐下来和小青爸爸说道。
“这些事你安排就是了,我现在心里都是乱的,你尽管去操持就是!”小青爸爸和小青叔叔说道。
“那好,我现在去伯父家问问棺木的事,一会还得给大嫂沐浴入棺!”小青叔叔说道。
“嗯,你去吧!”小青爸爸说道。
“小青走,和叔叔一起去下你三爷爷家,你三爷爷从来都固执,但你从小她就比较爱你!你和一起去保险点!”叔叔和小青说道。
“嗯,好吧!”小青很小声地对叔叔说道。
小青的三爷爷现在可以说是湾里年纪最大的长辈了,住在湾里的祖屋里,相对来说比小青家的条件要好多了,因为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家里老两口整天就种点菜,打打小牌,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三爷爷的家住在一个用青砖做的四合院里,进们两边各两间房子,正中央是一个小池子,池子的上方用玻璃瓦片开着一个天窗,这池子也就是俗话说的“天井 ”了。正对门的一间大大的堂屋,一般湾里有丧事都在这堂屋举行。
“三爷爷,三爷爷,在吗?”小青大声地喊着。
“谁呀!”三爷爷从右边的屋子走了出来。
“原来是小青和国良呀!你们来有什么事吗?”三爷爷笑着对小青和小青叔叔说道。
“三叔,是这样的,我大嫂刚刚脑溢血过世了,家里目前没有棺木--”小青的叔叔还没说完,小青的三爷爷就打断了小青叔叔的话。
“什么?你大嫂她--哎,这可怜的两个孩子--我明白你们的来意了,尽管我是湾里年纪最长的老人,但是死者为大,更何况这侄子媳妇平时对我们两老照顾有加,我那一副棺木暂时给侄媳妇用吧!到时你们再给我做一副就好!虽然我平时有点老固执,但事是事,理是理!我这边说定了,你去安排别的事吧!一会我也去看看那孩子!”三爷爷抚摸着小青的头,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谢谢三爷爷!”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还客气起来了!快去家里吧!家里现在杂事多!”三爷爷说道。
小青和叔叔和三爷爷道别后,直接回到了家里,此时天还下着朦朦细雨。家里此刻挤满了人,没有凳子坐,大家就都站着。
“青,我俩给你妈妈擦擦身子吧!一会得入棺!”婶子听叔叔说棺木确定了后,对着小青说道。
房 间里没有别人,只有小青的婶子和她自己还有妈妈。小青轻轻地关上房间的门,往一个木头做成的脚盆里放满了一盆水。她和婶子慢慢地脱去妈妈人外衣,然后把妈妈轻轻靠在自己人身上,冰冷身躯没有一丝温暖,小青紧紧地把妈妈拥入怀中,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小青,你别这样好不?你妈妈已经走了,快松开,我们得赶紧给你妈擦身子,一会还得入棺呀!”小青婶子对着小青说道。
“婶子,再让我抱一会好吗?”小青含着眼泪和婶子说道。
“听话啦,青儿!外面的人都等着呢!你懂事点好不?”婶子对着小青说道。
小青慢慢松开了妈妈,她轻轻地抚摸着妈妈的头,迷茫地望着窗外,婶子则在一旁轻轻地擦拭着妈妈瘦弱的身体。妈妈的身体一会就擦完了,她俩将邻居送来的一些新衣一层层地穿在妈妈的身上,最后再套上一套寿衣。衣服穿戴整齐后就准备给小青妈妈梳理头发,小青的妈妈头发很长,平时都是盘起来的,这时候给她解散重新梳理就显得很容易,不一会儿就梳理好了,小青给妈妈戴上了圆圆的寿帽。
“大哥们,你们外面准备好没有?”小青婶子对着门外准备棺木的那些人说道。
“早准备好了,你们动作迅速点好不?”门外的一位大叔说道。
“知道啦!你们可以进来了,我们都弄好了!”婶子对着门外的人说道。
门外进来四位年纪比较大的长者,看样子和小青的爸爸年纪差不多大。他们轻轻地托着小青的妈妈,然后异口同声地说了声‘起’,小青妈妈的尸身就被抬了起来。
走出房间的门来,屋外的几条板凳上放着一副黝黑的棺木,棺木的盖子已经打开,里面铺上了几层厚厚的棉被,棺木的另一头放着一个手工绣成的绣花枕头。那四位大叔轻轻地放下小青的妈妈,几位大婶则将准备好的一些糖果、米粒等吃喝用品都放了进去,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叔叔们“封印”了。(当地把丧事盖棺称作封印)
鞭炮声响起,湾里所有的人都来了,屋里顿时挤满了人,棺木被轻轻地合上,几位大叔拿来十八颗长长的铁钉往棺盖上钉去,此时小青已经哭得像泪人一样,无论别人怎么劝她、怎么拉扯她,她就是抱住棺木不松手。叔叔见状,走了过去,从小青的身后将小青拦腰抱起,放后狠狠地放在地上。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让你妈妈好好安息不好嘛!你以为大家心里都好过呀!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你理智一点好不?”叔叔狠狠地对着小青说道。
小青没有过多地和叔叔争辩,只是傻傻地看着棺盖被慢慢钉死,她的心此刻已经快要窒息了。妈妈走了,以后怎么办?怎么过?怎么活?
棺木盖钉好后,由八个年轻的叔叔将妈妈的灵柩抬到了三爷爷隔壁的堂屋里,湾里的人陆续参拜完小青妈妈后,也渐渐地散去,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小青蜷缩在妈妈灵柩旁边,因为秋天的傍晚的天气有些冷,她不时地拉了拉衣服。堂屋里现在就爸爸、叔叔、婶子、小青和弟弟,还有湾里几个做佛事的人在那里,婶子将煮好的晚饭拿了过来,然后走到了小青的旁边。
“青儿,起来了,别蹲着,你也吃点饭,一晚上长着呢!快点,听话!”小青的婶子拉了拉小青。
小青并没有回答,只是慢慢地起身,目光停留在妈妈灵柩前的相框上,她稍微停顿了一刻,然后盛了满满一碗饭,夹了一些弟弟爱吃的菜往弟弟身边走去。
“姐姐,你现吃吧!我不饿!”弟弟轻声地和小青说道。
“姐姐也不饿,你先吃--!”小青对着弟弟说道。
“你烦不烦呀,叫你吃你不吃,你想咋样呀!你想饿死呀!”小青将碗重重地放在桌子上,厉声地和弟弟说道。
弟弟一脸委屈地哭了起来,小青走近弟弟把弟弟紧紧地抱在怀里,然后姐弟俩抱头痛哭。
“你们俩个别这样,这里有客人的,你们这样哭哭啼啼的叫叔叔们怎么吃饭?”小青的叔叔对着小青姐弟俩说道。
“小孩子嘛,没事的,你也别说他们,谁的妈妈去世了不心痛呀!”那几个做佛事的叔叔对着小青的叔叔说道。
小青和弟弟听了叔叔们一番话停止了哭泣,他们俩拿起碗哽咽着往口里送饭。
临近晚上十点左右,做佛事的叔叔们都回家去休息了,只有小青一家人守在灵堂。
“青儿,你带你弟弟去睡吧!今晚我和你婶子在这里守灵!”小青叔叔对着小青说道。
“你们去睡吧!反正我也睡不着,爸爸你也去睡吧!带着弟弟!晚上我一个人在这就可以了!”小青和叔叔、爸爸说道。
“那怎么行,你一个人不害怕吗?你要实在不想睡,叔叔晚上在这里陪着你好吗?”叔叔对小青说道。
“嗯,那好吧!”小青回了叔叔的话。
“哥,你带孩子去睡吧!彩霞你也回去!我和青儿在这里就好!”叔叔对着爸爸和婶子说道。
“也行,那辛苦你了!”爸爸对叔叔说道。
“哥,瞧你说的,兄弟这时候还分什么彼此吗!”叔叔说道。
爸爸、婶子、弟弟都回家去睡了,只有小青的叔叔留在灵堂。灵堂这时候十分阴冷,叔叔到三爷爷家借了一捆稻草,铺在灵堂旁边。
“小青,你先睡会,等下我换你!”叔叔拨了拨灵柩前面的油灯说道。
“叔叔,还是你先睡吧!我现在还不困,等我困了再叫你!”小青对着叔叔说道。
“那好吧!记得要叫我哈!”叔叔边说着,边一头倒在灵柩旁边的稻草中,不一会儿就传来轻轻的呼噜声。是呀!叔叔今天实在太累了,一个人忙里忙外,跑前赶后的,要不是有这样一个叔叔,小青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章 出殡
就这样在煎熬中渡过了两个不眠的夜晚,小青的眼睛已熬出两个黑黑的眼圈,眼中布满了血丝,但她依然坚持着,因为今天是妈妈出殡的日子。
这天的天气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好,虽然没有下雨,但是一清早整个小小的村庄都被雾霾所掩盖,空气之中散发出一种灰尘的味道,能见度大约只有20来米。
三爷爷隔壁的堂屋里此刻挤满了人,大家都是来给小青妈妈送行的。堂屋的两侧摆满了白色的绸子,(当地用笔在白色的布上写上挽联,署名,代表对死者的哀悼,如同花圈。)堂屋的灵柩前,来人正在逐个给小青妈妈叩头,小青和弟弟则在来人对面叩头回礼。因为这是最后一道程序,叩头完毕后,小青妈妈就得上路了,所以大家都显得格外忧伤。
“好了,好了!大家都让一让,准备起棺了!”负责做丧事的几个大叔说道。
大家都移步到堂屋的外面,小青的弟弟头戴一个白色的帽子,手拿一根青色的竹枝(当地由孝子拿青色的竹枝来作为引路)走在最前面,小青则紧随其后。
待到鞭声响起,八个大叔同时说‘起’的同时,棺木被抬了起来,送葬队伍慢慢朝山上前行着。
“我的仔呀!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呀--!”
“我的姐呀,你的命真苦呀—”
“我的婶呀!该享福的时候你就这样去了呀—”
送葬队伍中大家都哭了起来,小青走在最前面,她此刻并没有哭,因为这些天她的泪水已经哭干了,哭又能怎样?妈妈又不会回来!
到为妈妈准备的墓地是一条很崎岖的山间小路,虽然到了秋季,但是路边的杂草和树枝很多,所以送葬队伍走起来很慢。太阳在行进中慢慢爬了出来,气温也慢慢地上升,再也没感觉到像出发时那样寒冷。山上非常寂静,出了几声鸟叫,再就是鞭炮声和哭声。领棺的八个大叔艰难地行走着,因为路太窄,加上当地的风俗必须用八个人抬棺才是对死者的尊敬。棺木好不容易被抬到被看好的位置,大叔们轻轻地将棺木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板凳上。因为此刻,一位法师真在拨弄着罗盘给小家的妈妈找个好的‘住所’。只见他身穿一身黄色的道袍,道袍背后印着一个很大的八卦图,头戴一顶通天帽,帽子的前方镶有一面八卦镜,脚穿一双青云鞋,手持罗盘望着前方的远山。
“就这里了!准备动土!”那位法师说道。
“这个位置好吗?”小青的叔叔说道。
“你们看—”大家沿着法师所指的地方看去。法师说道:
“你们看这个位置正对前面的那座大山的山尖,而背后又紧靠着后山,左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正流向不远处的池塘,池塘又正对两山之间的凹陷处,这个是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因为前面有山,是讲究的‘坟对山尖屋对凹’,而后面的山则是‘靠山’。池塘正对前面两山之间凹陷处就会有风,旁边有小溪和池塘就是风,这正是人们说的风水了。所以这就是绝佳的好地!你们可以动土了!”
“先生说得好!大家赶紧动手吗!”小青的叔叔示意几个年轻点的叔叔开始挖墓穴。几个叔叔很麻利地挖了起来,不知道是小青妈妈显灵还是什么原因,墓穴挖起来很顺利,地底下很少发现石头,再加上刚下过雨,土质疏松,墓穴很快挖好了!
“吉时已到,请属牛属虎的人暂行回避或者向后转身!现在准备行葬礼,请负责抬棺的几位及时就位!”那位道人朝天鞠了三躬,然后对来给小青妈妈送行的人说道。
棺木被徐徐抬起,来送行的人也有少部分人朝后转身。道长吩咐小青的叔叔将生石灰铺满了墓穴,随着道长一声‘起’,一声‘落’,棺木被慢慢放进了墓穴。
“请亲人为死者添土!”道长说道。
小青的爸爸、叔叔、还有小青的弟弟都走了过来,一人用铁锹往棺木上铲了一铁锹土。然后他们几个慢慢退下,再由刚刚来的几个大叔往墓穴里添土。看着棺木被慢慢掩埋,小青的心真的碎了,因为她再也无法看到自己的妈妈了,想想以前、再想想儿时,小青真的无法相信此刻妈妈已经离开了!她没有流出太多的眼泪,只是静静地看着土层被慢慢加高。而小青的弟弟虽然年纪小,这时候已经少了平日里的吵闹,也静静地蹲在一旁暗自落泪。小青的爸爸没有任何神态,也没有看着这一切,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手中夹着的烟熏黄了他粗糙的大手,他没有将香烟放进嘴里,任凭烟灰掉在地上。而在旁边的叔叔则将一双手抓了一捧黄土,撒在快要被掩埋的棺木之上。然后嘴里说道:
“嫂子,一路走好!大哥和孩子请你放心,我们一定尽心照顾他们!”他说完这话,眼泪夺眶而出。
棺木被掩埋后,道长说:
“现在你们转身的可以回过身来了!敬献绸子、香纸的乡亲们请你们依次将东西放好,现在准备祭祀了!你们过来几个人到这边来烧纸钱!”道长吩咐站在一旁的几个年长的大爷。
祭祀用的饭菜并没有什么,只有用豆腐和猪肉煮的一碗汤,再加让一些水果和一瓶酒。因为在这个时候,小青家的家境能有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这些东西还是小青叔叔骑自行车跑了三十多里地买来的!祭祀用的是一张四方形的桌子,桌子的前方用吃过了的罐头瓶放了一些砂子,然后再插上三支香。香的后面放的是那碗汤,汤的后面放的是三个酒杯,酒杯后面盛满了三碗饭。小青走过来,往杯子里从右到左斟了三遍酒,然后轻轻地退到道长的身后。
“鸣炮!烧纸!”道长示意放鞭炮和烧纸钱的人。
鞭炮声顷刻响起,顿时鞭声四起,烟雾缭绕。在鞭炮声响起的同时,小青的叔叔拿了一个白色的蛇皮袋,放在小青妈妈的墓碑前。
“大家有事的先回去吧!要祭拜的就到这边来!”小青的叔叔说道。
大家碌碌续续地祭拜完后,渐渐地都离去了,只有道长还有小青的一家站在那里,因这这时的天气比较干燥,很容易着火,加上这里不比城里,到处都是大山,所以防火是必须的。
看着纸钱慢慢地飘起,再慢慢地被风吹散,小青就感觉妈妈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但她很理智地明白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伤心又能怎么样呢?再多的伤心也只能让爸爸越来难过!她扶起蹲在一旁的爸爸和弟弟,然后和他们说道:
“爸爸、弟弟,你们先回去吧!我在这里就行!”小青慢慢地和爸爸、弟弟说道。
“是呀!现在我们都可以回去了,我们都走吧!”那位道长说道。
“小青,走吧!”叔叔对小青说道。
“叔叔,你们先回吧!我还想再待一会儿!”小青对着叔叔说道。
“那好吧!你也早点回去吧!不要太晚了,家里还有好多事呢!一会还要请乡亲们吃饭呢!”小青叔叔说道。
“我知道了,叔叔,我一会就会,就一会儿,你放心好了!”小青说道。
看着家人们都渐渐远去,小青此此刻才慢慢蹲了下来,她紧紧地抱着妈妈的墓碑,眼泪滴落在妈妈墓碑前松软的土里。
“妈妈,我知道你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开始我真有些想不通,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上天对我这样不公平,但后来我明白,人死不能复生。爸爸身体本不就不是很好,所以我应该学会坚强,我应该担负起这个家的责任来!我已经计划好了,我打算不再读书了,我一定把弟弟抚养成人!你放心去吧!妈妈!女儿会经常回家来看你的!我先走了,家来还有好多客人!”小青慢慢来地起身,朝妈妈的墓碑挥了挥手,然后匆匆地往家赶去。
当小青赶回家里时,此刻的天已经拨云见日,被雾霾笼罩着的小村庄早已清晰可见了。小青家的门前叔叔、婶婶、大爷、大妈们都在门外的板凳上坐着,晒着太阳、谈论着小青妈妈死得惋惜。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大多数人都是空闲的,当地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只要村里有丧事的人,大家都要送礼、吃饭,这时候离吃饭还有段时间,所以大家都闲着。而现在最忙的还得算厨房的了,一眼看去时,厨房靠灶台旁摆着两条板凳,板凳上放着一张大的案板。案板上都是切的各种菜,一盘盘地装在盘子里,再看案板的另一边一个大叔手里挥舞着菜刀,不时地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小青的婶子则在一旁往灶里添着柴火,时不时地发出两声咳嗽声。
“婶子,你歇歇,我来添吧!”小青走到婶子身边说道。
“没事,这边你先别管了,你去借几个锅吧!厨师刚刚说了,今天不用办碗了,就用吊锅简单点。(办碗就是一个菜一个菜地端得桌子上,吊锅就是将所以不同类的菜混合在一起,一层层地堆积起来,俗语说的‘一锅焖’。)婶子对小青说道。
“嗯嗯,好的,我这就办去!”小青说道。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就到了吃饭的时间。坐在外面的叔叔、婶婶们相继入坐。总共算起来其实人也不是很多,因为村庄有小,大部分年轻的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所以加上小青自家的亲戚也就五桌而已。待大家都坐定后,小青拿了瓶“龟山”牌白酒,倒了约一两左右,走到那几个抬棺的大叔那张桌子旁边。
“几位大叔,这次我妈妈的事全仰仗你们帮忙,我也不会说什么客气话,我敬你们一杯!”小青举起酒杯说道,然后一饮而尽。
“姑娘,你别喝了,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都一堆一块的,你也别客气了!”那桌上的几位叔叔说道。
小青要一一敬另外的四桌,被叔叔拦了下来。看着挂满泪花的小青,叔叔心里真不是滋味。
“你别喝了,个女孩子家家的,我给他们敬酒去,你自己去吃点东西!”小青的叔叔说道。
小青没有说什么,独自一个人走进房间,看着床边桌子上的照片,傻傻地发着呆,因为照片是去年过年时一家人照的全家福。相片中依然有妈妈甜甜的笑,可事实妈妈已经离去了。
第三章 决定
小青也不知道在房间里待了多久,等她回过神来时,已经傍晚时分,所有亲戚都已经走了,屋子里的桌椅板凳已经收拾完了,先前本来热闹的家,此刻显得有那么几分冷清。
“青儿,你刚才只喝了点酒,没有吃饭,想吃什么和你婶子说下,叫你婶子给你做!”小青的叔叔说道。
“叔叔,我现在还不想吃!再说也不饿!”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呀!哎—”小青的叔叔叹声说道。
“没什么的叔叔,我想得开的,现在妈妈已经是这样了,能有什么办法呀!我打算等妈妈‘头七’过了我就出去打工!”小青说道。
“什么?打工?你才多大呀,还打工?”叔叔说道。
“我可以的,再说我也不想读了,还是让弟弟读书吧!”小青说道。
“那不行的,你学习成绩那么好,就是砸锅卖铁我们也会让你读书的!你不要东想西想的,读好你的书就是!”小青的叔叔很严肃地说道。
“叔叔,我已经决定了,再说早点出去打工也没什么不好呀!一来可以贴补一下家里,二来还可以让弟弟读上书!我已经不小了,湾里的孩子大多不都出去打工了!”小青说道。
“可是他们都比你大呀,你才多大!”小青叔叔说道。
“叔叔,你别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我一定要出去!”小青说道。
“你这犟孩子,我是说不过你,这事我作不了住,还得问问你爸爸!”小青叔叔说道。
小青的爸爸此刻坐在屋子的门槛上,手里拿着一个古铜色的烟袋,他不时地往烟锅中添加烟丝,抽完又加,远远看去烟雾缭绕,很难看得见他的脸庞。只能闻得见烟丝淡淡的香味和烟袋敲打门槛的声音。
“大哥,你少抽点!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眼下小青决定不想读书了,你倒是说句话呀!”小青叔叔对着小青说的爸爸说道。
“她要想不读就不读吧,事已至此,我也没办法,谁叫我这个爸爸没用呢!命苦呀—”小青爸爸说道。
“大哥你倒是考虑好呀!小青学习成绩这样好,这样放弃太可惜了吧!”小青叔叔说道。
“话是这样说,可是眼下这家庭状况就这个样,家里家投四壁,什么也没有,我身体又不是很好,不出去又能怎么样呢?”小青的爸爸无可奈何对说道。
“既然你这样说我也无话可说,别到头来孩子大了会怪罪于你的!”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想不会的,小青自己也这么选择的,今天是一家人当面,虽然我也不想让她这小出去,但是我如果能力大一点的话,也不会出此下策,再说小青也不可能老让你们扶持吧!你们也有你们家的孩子!人要将心比心!哥哥话已至此,剩下的事你再和小青合计合计吧!”小青爸爸说道。
小青一家人聊着聊着渐渐已进入深夜,天远处的弯月和繁星朦胧地若隐若现,随着流云逐渐散开,月的光洒射在这乡村的山岗上,宛若银、雪。
小青靠在床头,将盖着补丁的被子往上拉了拉,因为秋天早晚寒气很重,月光照在她消瘦的脸庞上,显得是那么苍白,从她微弱的鼻息中喘息出来的空气,在月光下泛起一层白雾。小青并没有注意这么多,因为此刻她心里想的是妈妈,还有对未来的迷茫。话虽然是和爸爸他们那样说,但是自己该去那里,又能做什么呢?小青一直反问着自己!在心底隐隐的痛楚和对前途设想之下,小青思考良久才渐渐睡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周的时间就在眼前溜走,小青除了每天到妈妈坟前烧纸钱和送烛火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听打工的地方。
这一天下午,小青和往常一样到后山给妈妈上坟。临近黄昏,后山上没有什么人,弱弱的夕阳找在后山的山岗上,没有丝毫的暖意。就在小青给妈妈烧完纸钱准备回家时,她远远地看见对面山上小丽的妈妈背着一捆柴火朝这边走了过来。
“青儿,给妈妈上坟呀?”小丽的妈妈说道。
“是呀,婶子,你捡柴呢!我来给你背吧!”小青回着小丽妈妈的话。
“不用了,我自己背就行,再说也不是很重!”小丽妈妈说道。
“你干嘛这客气呀!从小我和小丽关系最好,做这点事你都不让我做呀!”小青笑着说道。
“瞧你这孩子说的,虽然你和我家的小丽关系好,但是你比她小得多,柴火虽然不重,但是你现在正长身体!”小丽的妈妈说道。
“我说不过你,那我们一起走吧!”小青说道。
小青和小丽的妈妈,边走边谈论着,她时不时地试探性地问问小丽在外面做什么,通过小丽妈妈所说的,小青知道小丽进了一家大公司,目前在公司做产检员,平时公司效益也很不错。小青和小丽的妈妈就这样边走边聊回到了家。
小青回到家后,吃过晚饭早早地就睡了,但她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一直想着自己能做什么,想着对未来的憧憬,想着‘小丽能行,自己就一定能行,都是农村出去的娃儿,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想着想着小青甜甜地笑了起来,然后甜甜地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小青就敲开了叔叔家的门。叔叔和婶子才刚刚起床,小青进门就打开了话匣子。
“叔叔、婶子,我已经决定了,先去小红那里去看看!借点路费给我行不?”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说风就是雨的,这急匆匆的,这事你爸爸知道吗?”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回去再和他说!”小青说道。
“小红在哪里打工呀?”小青的叔叔说道。
“也是我们省里的,在武汉的一个公司,好像在青山那一块!我再去找呢!”小青说道。
“远是不远,钱我也可以给你,但这事还要和你爸爸说一下,走,我陪你一起去和你爸爸说下!”小青的叔叔说道。
“那是再好不过了,还是叔叔爱我!”小青笑了笑说道。
来到小青家门前,小青的爸爸正拿着一把锄头准备出去,看小青的叔叔和小青一块回来了,他就止住了脚步。
“你们俩干嘛呢?”小青的爸爸问道。
“正找你说个事呢?”小青的叔叔问道。
“有啥事,你快说,我还准备去地里呢!”小青的爸爸说道。
“小青决定出去了,想去武汉,小丽也在那边,我想武汉离家不远,我是同意了,看看你的意思?”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没意见,小青你自己考虑好就是了!”小青爸爸说完头也没回地离开了小青和叔叔。
小青知道此刻爸爸的心里也一定很难受,但作为一位父亲,还有这世道,他能怎样呢?小青很理解爸爸,所以也没再追问。
“叔叔,那我现在收拾一下,这就准备走,早上镇上应该有车去城里的,要不早点走就赶不上车了!”小青说道。
第四章 那个秋天我很冷
经过一路的颠簸,小青终于赶到了城里的火车站。他在售票厅里买了张次日无座票,然后在车站里逗留了一整天,直到很晚,她才在候车厅里睡着了。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小青急匆匆地登上了去武汉的火车,看着列车路面朦胧的灯火,小青心又一阵隐痛,直到一个小时后,列车到达,小青的悬着的心才入了下来,她花了二元钱在车站叫了一辆摩托车将她直接送到了小丽上班的公司门前。
这个清晨,马路上的车流量并不大,因为此刻的天还尚早。公路那边稀数的几个人在晨雾下若隐若现。虽然是初秋,可是行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小青站在“富士康”公司的门口,等待着小丽出来。秋风从她头顶吹过,她拉拉了单薄的衣衫,然后蜷缩在大门的角落。小青这次出来没有带什么行李,只带了一个蓝白交织的编织袋,里面装的是一些常用的洗漱工具和衣服。
“哪啦哪啦……”广播声音骤然响起,这是“富士康”下早班的号声。约莫过了一刻钟的样子,从公司的正门口走出来很多人,小青缓缓地起身,然后盯紧人群,在一波一波的人流中,小青终于发现了小丽的身影。
“小丽,你过来一下!”小青高声喊道。
“小青,你怎么来了!”小丽诧异地叫了起来。
“来得突然,一下子说不清楚,你住哪里,我先到你的宿舍去下,等你下班了我再和你说家里的事!”小青说道。
“家里出啥事了呀?”小丽追问道。
“你就别问了,我现在没有心情说这些,总之我家出大事了!”小青说道。
“好吧!既然你现在不想说我也没办法,我们这就去我的宿舍!”小丽边说边接过小青手里的编织袋。
小丽的宿舍听她自己说不是很远,可是从正门走到宿舍足足用了二十分分钟的时间,小青心里想着这的的确确是她梦想的地方,因为最起码这个公司有着它特有的气势在那里。她用眼的余光扫视着小丽的同事们,他们之中大多都是女人,有极其少数的男人在人群之中,从年龄上看都是二十多岁到四十岁的中年人。看到这些小青心里不禁暗自打鼓,因为自己才十三岁刚过点,能不能进这家公司还是个未知数。
推开宿舍的门,里面十分整洁,因为这家公司是采用军事化的管理,一切都是军营没有什么判别,只是所在的都是社会上的青年男女而已。一个宿舍里放着两张用钢管做成的上下铺的床,床上的被子都叠成豆腐块似的。床的下方一边各放着一个脸盆,脸盆里面是一条叠成方块的白色毛巾,里面还放着一个漱口的杯子和一个肥皂盒,牙刷都朝着一个方向,看着就让人舒服。
“你还没吃早饭吧!我去打点饭你,你就在我的床上坐会吧!”小丽的话打断了愣在那里的小青。
“好!我还真饿了!”小青回道。
不一会儿,小丽就打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小青接过了饭菜三下五除二地一下子就吃完了。
“青,你应该是昨晚就出来了吧!那你昨晚在那里睡的?”小丽问道。
“是的,我昨晚在车站将就了一晚!”小青说道。
“什么?车站,这冷的天……”。小丽说道。
“对了,你说家里出事了,到底是什么事?”小丽追问。
“我妈妈她去世了……”。小青还没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什么?怎么可能,你没骗我吧?婶子平时身体很好的!”小丽说道。
“是真的,我是等妈妈满了‘头七’我才出来的,这不想让你给我找点事做,听你妈妈说你在这个公司搞产品检验员,看看有门路没有?”小青说道。
“是这样呀!”小丽说着,然后紧紧地抱紧了小青。
“哪啦哪啦……”上班的号声又响了起来。
“青,今天就算了吧!明天我带你去见我们经理,你先歇息下!晚上我带你出去逛逛,因为我是上白班的,晚上才有时间陪你,你就在我的床上躺会吧!我该去上班了!”小丽说道。
“你去吧!别担心我,我不会瞎跑的!我就在宿舍里看会书,要是累了我就睡会!你赶紧去吧,别迟到了!”小青回着小丽的话。
《杜鹃花的微笑》序
杜鹃花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在湖北省黄冈地区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那里四月的杜鹃漫山遍野,红遍整个山脉,这座城市相传是麻姑修炼的地方,故名为麻城。
麻城的杜鹃花源于大别山脉络,这里是当年红军抗战的老区,四月的时候,成片的杜鹃花开放在麻城市龟峰山龟峰胜景的顶峰,数有千万游客称其为杜鹃花海。花期覆盖面积达十万亩以上,树龄均达百年以上,更有杜鹃花王高达3点6米,花的主枝干有56个之多,这片杜鹃花海先后被上海吉尼斯组织评为平品最多、树龄最老、面积最大的三个之最。
之所以以杜鹃花作本书的引子,是因为故事的主人翁顽强不息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品格犹如杜鹃花一样激情满怀、积极上进、一生向阳打动着我。我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激起那些曾经灰心丧志、给那些曾经误入迷茫的年轻人一点动力,告诉他们人应该有斗志,不管曾经有过什么经历,都应该笑着活下去,前途是自己把握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身世,但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年轻怕什么,跌倒了再爬来。
故事的主人翁是麻城市盐田河镇蔡家湾的一名女子,名叫蔡小青,她13岁就开始外出打工,儿时丧母,家里有一个患上精神病的弟弟,还有一位年迈的父亲,一生的遭遇让这个年轻的少女遍体鳞伤。几经周折,她在一个大城市里,找到了她自己的爱,本以为幸福就要来临,本以为就要出人头地,可就在她快走出困境的时候,他的丈夫抛弃了她。想起过去,她几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面对自己的弟弟、父亲,她毅然地选择了坚强。她是如何走出自己心灵的困境?她经历了那些血和泪的伤心事?她又是如何振作起来的呢?敬请关注《杜鹃花的微笑》为你讲述一个凄美、励志的生活故事。
四月宝贝
2014年11月11日起草
第一章 雨儿在哭泣
这一天一大早,天空就飘着黑压压的的乌云,给这个本应该凉爽的10月带来一丝沉闷。柿子树上几只乌鸦在那里叫唤着,它们厮打中碰撞下的几片黄叶掉落在树下黑黑的瓦片上,显得有那么几分苍凉。
树下的房子不是别人的,是一个叫蔡小青女孩子的家。这房子一共有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卧室,房子是用黄泥做成的土砖堆砌而成的,房顶盖的是烧制的土瓦。小青家一共有四口人,这样的两间房子看似住着有些拥挤,但小青一家过得齐乐融融。
这一天小青刚好年满13岁,又逢是周末,虽然家境并不好,家里也不富裕,但妈妈还是起了个大清早到镇上割了点肉回来,算是给小青过生日,也让孩子开心开心。
“小青,你带弟弟去菜园子摘点菜回来吧!看样子等会就要下雨了,我到山上给你爸爸送把伞去,一会就回来!”妈妈说道。
“嗯,晓得了,我们这就去,爸爸到山上干嘛去了呀?”小青回问道。
“他还能干什么,放牛呗!不和你们啰嗦了,我得赶紧去!”妈妈说完就往山上飞奔而去。
小青从灶台上拿了一个用竹子做成的菜篮子,拉着只有五岁弟弟的小手往屋后的菜园走去。这个季节在农村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一般人家里是没什么菜的。而小青家里的菜却长势正旺,因为爸爸是个勤劳的人。小青看满园绿油油的青菜高兴坏了,哼着小曲和弟弟在菜园摘着菜,他们一棵菜上摘下两片叶子,一会篮子就满满的了。
小青看着菜摘得差不多了,就拉着弟弟的手往家走,刚一到家,就听见外面响起了隆隆的雷声,紧接着硕大的雨点紧罗密布地倾注而下。
“好险呀!再晚回来一会就被淋成落汤鸡了!”小青对着弟弟说。
“什么鸡?那里有鸡呀?”弟弟疑惑地问道。
“那里和那里呀!我是说被雨淋成落汤鸡,没说那里有鸡!”小青握肚子笑着说道。
“那你不说清楚点!”弟弟委屈地说道。
“是你自己笨好不好,我那大的声音你没听到!”小青说。
“在打雷嘛!对了,爸爸妈妈怎么还没回来呀!”弟弟看着外面问道。
“你别担心,他们一会就回来了!走,姐姐教你写字好不?”小青说道。
“好呀!好呀!我最爱写字了!”弟弟屁颠屁颠地往小青凑了过来。
看着弟弟高兴的样子,小青笑了,她到书包拿出纸笔放在已经破烂不堪的松木桌上,一笔一划地教着弟弟写字,那专心劲外人看来俨然就像一个老师。
不知不觉间已经十点多了,雨一直都在下着,爸爸妈妈也不见回来,小青心里很是担心。
“哎!怎么爸爸妈妈还不回来呀?”小青说道。
“这大的雨,我想他们一定在山上那里躲雨吧!说不定雨小一点他们就会回来的!”弟弟有理有据的说道。
“可能吧!算了,姐姐今天就教你写到这里吧!我得洗米去,先洗好浸一会,一会要煮饭了!”小青说道。
“好吧!你去忙你的好了,我自己写会儿!”弟弟说道。
小青走到灶台里侧,那里放有一个盛米的大缸,用一个木头盖子盖着,里面盛满满满一大缸米,她拿起水缸上一个用葫芦做的水瓢,轻轻地在米缸里抓了半水瓢米,然后舀了一飘水,用手搅动米粒,然后将水倒掉,如些反复地做了三次,才将米倒进灶台上的锅里。
雨势渐渐地小了下来,远远地看着爸爸妈妈牵着牛儿回来了,妈妈没怎么淋湿,但爸爸一脸的雨水,因为他们俩是共一把伞回来的,看样子妈妈伞还没送到爸爸就淋湿了。
“丫头,快烧点水,你爸爸都淋湿了,要赶紧洗个澡,不然一会得感冒了!”妈妈走进家门和小青说道。
“嗯嗯,知道了,我这就烧!”小青边回着妈妈的话,边拿着水壶往水缸边添水。
“孩子他爸你赶紧先擦擦,看你头上的雨水!”小青妈妈给爸爸递去一条毛巾,和爸爸说道。
“冇得事的,看把你紧张的,不就淋了下雨吗?一会洗洗就好了!”爸爸回着妈妈的话。
“你呀!你以为你还是二十岁的小伙子呀!这秋天的雨水很容易生病的,别到老来落下个风湿病!”
“行了行了,你也真是啰嗦,我擦就是了!”小青爸爸回着妈妈的话。
大约二十分钟的样子,水就烧开了,小青爸爸洗澡去了,妈妈则在一旁烧饭,饭煮好后,小青妈妈说:
“小青你往灶里添些柴火吧!我这就炒菜,就天是你的生日,我们早点吃饭!”
“嗯嗯,妈妈我这不是正添着吗?”小青回着妈妈的话。
妈妈一会就弄了好几样的菜,有板栗烧鸡,还有红烧肉,还炒一个青菜。小青知道要搁平时,家里也就炒一个菜而已,吃饭平时也就凑合着吃点算了,今天有三个菜已经很隆重了。
“妈妈,那来的鸡肉呀?”小青问道。
“昨天你爸爸杀的!”妈妈回着小青的话。
“我还说那来的鸡肉呢!刚刚我说‘落汤鸡’,弟弟还说什么鸡的,没想到真让他说中了!”小青边笑着说,边往桌子上端着菜。
妈妈收拾了一下也帮着端菜,可当她把菜放到桌子上的时候,身子突然往后一倒。小青吓坏了,顿时手中的菜盘子掉到了地上,菜撒了一地,,她一个劲地叫着“妈妈,妈妈,你怎么了!”一个劲地叫着“爸爸,爸爸,你快出来,妈妈晕倒了!”
爸爸上衣都没穿就穿着短裤跑出来了,对着小青说道:“青儿,你妈妈怎么了?”
“妈妈突然晕倒了,你快来看看!”小青对着爸爸焦急地说道。
爸爸走了过来,扶起妈妈。
“孩子他妈 ,你快醒醒,你快醒醒!”小青的爸爸用力摇晃着小青的妈妈,嘴里不停的喊着,此时他的脸庞略显一丝忧伤,因为在孩子面前他必须坚强。
小青和弟弟用力地拉扯着妈妈的袖口,哭声夹杂着隆隆的雷声是那么让人心痛,可无论他们再怎么使劲,妈妈还是一动不动,紧闭的双眼和平静的表情显得是那么安详,唯有的只是眼角还残留着泪花,因为小青妈妈太不舍这个家了,她太不舍勤劳的丈夫、懂事的女儿、还有乖巧的儿子。
“青儿,你们起来了,听话,快点!你妈妈已经走了!”小青爸爸哽咽着对小青和弟弟说道。他抱起小青的妈妈,轻轻地把她放在床上,然后用一条破旧的毛毯盖在她的身上。
“青儿,你快去和叔叔他们说一下,就说你妈妈过世了,这雨一下子好像还停不了,他们可能还没有听到,叫他们快点来下,我有事和他们商量!”小青爸爸对着小青说道。
“嗯,我这就去!”小青朝爸爸点了点头,然后就转身跑出了家门。
“孩子,你打把伞--”还没有等爸爸说完,小青早已跑离爸爸的视线了。
叔叔家其实离小青家并不远,但是在这雨天,山里的路并不是很好走,不一会儿雨水已经湿透了小青瘦小的身躯。就在她快要到叔叔家门口时,突然脚下一滑,水中的一块石头把她绊倒在地,她连忙爬了起来。虽然雨水和泪水在一起流,虽然手上在绊倒时已擦出了血,可此刻她身上的痛远不及她心里的痛。
“叔叔,快开开门!”小青来到叔叔家门前,使劲地敲打着门上的铁环。
“是小青呀!有啥事进来再说吧!看你淋的!”叔叔打开门和小青说道。
“不了,叔叔,你赶紧收拾一下吧!我爸爸找你商量事,我妈妈她--”小青再也说不出声来了,叔叔看到的小青只有抽泣。
“你妈妈她到底怎么了?你快说呀!”叔叔追问道,脸上显现出少许不安的神情。
“妈妈她过--世--了--!”小青抽泣着说道。
“什么?早上还好好的呢!你说的是真的?”叔叔说道。
“嗯!”小青点了点头。
“那我们快点走吧!”叔叔说道。
“彩霞,我到大哥家去一趟,你一会也过来吧!嫂子脑溢血去世了,我和小青先走了!”叔叔站在门口对着屋里的婶子说道,然后拉着小青的手,匆忙地往小青家赶去。
小青家此时非常安静,房子里有那么几个邻居也闻讯赶过来帮忙了。一眼望去,大家都一脸木然的表情,忧伤而沉重。小青的妈妈还安详地躺在那里,床前放着一个火盆,盆里烧着纸钱,火光忽大忽小地闪烁着。
“嫂子,我来晚了,对不起!”叔叔双腿一软就跪在小青妈妈跟前,泪水沿着他刚劲的脸庞滑落在地。
“起来了,人死不能复生,你这样叫你大哥心里会更难过!你大嫂的丧事还得靠你操持呢!”站在一旁的大婶拉起小青的叔叔和他说道。
叔叔慢慢地起身朝那位拉起他的大婶点了点头,然后朝小青的爸爸走去,他轻轻地拍了拍小青爸爸的肩膀。
“大哥,你节哀,嫂子她已经走了,大家都很难过,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丧事安排一下,这时候大家都到外面去打工去了,家里人少,我们这里的规矩是三天后就要出殡,所以我得去安排人手,看看邻村有没有年轻的人在家,还有棺木问题,大嫂刚过世,大家都没想到她这年纪轻轻就走了,你原来也没给她准备这些,听说伯父叫有一副棺材,我先去问问看,到时我们再道林子里砍些杉木,做好了再还给伯父,或者我们直接拿钱给他买过来!”叔叔坐下来和小青爸爸说道。
“这些事你安排就是了,我现在心里都是乱的,你尽管去操持就是!”小青爸爸和小青叔叔说道。
“那好,我现在去伯父家问问棺木的事,一会还得给大嫂沐浴入棺!”小青叔叔说道。
“嗯,你去吧!”小青爸爸说道。
“小青走,和叔叔一起去下你三爷爷家,你三爷爷从来都固执,但你从小她就比较爱你!你和一起去保险点!”叔叔和小青说道。
“嗯,好吧!”小青很小声地对叔叔说道。
小青的三爷爷现在可以说是湾里年纪最大的长辈了,住在湾里的祖屋里,相对来说比小青家的条件要好多了,因为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家里老两口整天就种点菜,打打小牌,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三爷爷的家住在一个用青砖做的四合院里,进们两边各两间房子,正中央是一个小池子,池子的上方用玻璃瓦片开着一个天窗,这池子也就是俗话说的“天井 ”了。正对门的一间大大的堂屋,一般湾里有丧事都在这堂屋举行。
“三爷爷,三爷爷,在吗?”小青大声地喊着。
“谁呀!”三爷爷从右边的屋子走了出来。
“原来是小青和国良呀!你们来有什么事吗?”三爷爷笑着对小青和小青叔叔说道。
“三叔,是这样的,我大嫂刚刚脑溢血过世了,家里目前没有棺木--”小青的叔叔还没说完,小青的三爷爷就打断了小青叔叔的话。
“什么?你大嫂她--哎,这可怜的两个孩子--我明白你们的来意了,尽管我是湾里年纪最长的老人,但是死者为大,更何况这侄子媳妇平时对我们两老照顾有加,我那一副棺木暂时给侄媳妇用吧!到时你们再给我做一副就好!虽然我平时有点老固执,但事是事,理是理!我这边说定了,你去安排别的事吧!一会我也去看看那孩子!”三爷爷抚摸着小青的头,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谢谢三爷爷!”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还客气起来了!快去家里吧!家里现在杂事多!”三爷爷说道。
小青和叔叔和三爷爷道别后,直接回到了家里,此时天还下着朦朦细雨。家里此刻挤满了人,没有凳子坐,大家就都站着。
“青,我俩给你妈妈擦擦身子吧!一会得入棺!”婶子听叔叔说棺木确定了后,对着小青说道。
房 间里没有别人,只有小青的婶子和她自己还有妈妈。小青轻轻地关上房间的门,往一个木头做成的脚盆里放满了一盆水。她和婶子慢慢地脱去妈妈人外衣,然后把妈妈轻轻靠在自己人身上,冰冷身躯没有一丝温暖,小青紧紧地把妈妈拥入怀中,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小青,你别这样好不?你妈妈已经走了,快松开,我们得赶紧给你妈擦身子,一会还得入棺呀!”小青婶子对着小青说道。
“婶子,再让我抱一会好吗?”小青含着眼泪和婶子说道。
“听话啦,青儿!外面的人都等着呢!你懂事点好不?”婶子对着小青说道。
小青慢慢松开了妈妈,她轻轻地抚摸着妈妈的头,迷茫地望着窗外,婶子则在一旁轻轻地擦拭着妈妈瘦弱的身体。妈妈的身体一会就擦完了,她俩将邻居送来的一些新衣一层层地穿在妈妈的身上,最后再套上一套寿衣。衣服穿戴整齐后就准备给小青妈妈梳理头发,小青的妈妈头发很长,平时都是盘起来的,这时候给她解散重新梳理就显得很容易,不一会儿就梳理好了,小青给妈妈戴上了圆圆的寿帽。
“大哥们,你们外面准备好没有?”小青婶子对着门外准备棺木的那些人说道。
“早准备好了,你们动作迅速点好不?”门外的一位大叔说道。
“知道啦!你们可以进来了,我们都弄好了!”婶子对着门外的人说道。
门外进来四位年纪比较大的长者,看样子和小青的爸爸年纪差不多大。他们轻轻地托着小青的妈妈,然后异口同声地说了声‘起’,小青妈妈的尸身就被抬了起来。
走出房间的门来,屋外的几条板凳上放着一副黝黑的棺木,棺木的盖子已经打开,里面铺上了几层厚厚的棉被,棺木的另一头放着一个手工绣成的绣花枕头。那四位大叔轻轻地放下小青的妈妈,几位大婶则将准备好的一些糖果、米粒等吃喝用品都放了进去,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叔叔们“封印”了。(当地把丧事盖棺称作封印)
鞭炮声响起,湾里所有的人都来了,屋里顿时挤满了人,棺木被轻轻地合上,几位大叔拿来十八颗长长的铁钉往棺盖上钉去,此时小青已经哭得像泪人一样,无论别人怎么劝她、怎么拉扯她,她就是抱住棺木不松手。叔叔见状,走了过去,从小青的身后将小青拦腰抱起,放后狠狠地放在地上。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让你妈妈好好安息不好嘛!你以为大家心里都好过呀!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你理智一点好不?”叔叔狠狠地对着小青说道。
小青没有过多地和叔叔争辩,只是傻傻地看着棺盖被慢慢钉死,她的心此刻已经快要窒息了。妈妈走了,以后怎么办?怎么过?怎么活?
棺木盖钉好后,由八个年轻的叔叔将妈妈的灵柩抬到了三爷爷隔壁的堂屋里,湾里的人陆续参拜完小青妈妈后,也渐渐地散去,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小青蜷缩在妈妈灵柩旁边,因为秋天的傍晚的天气有些冷,她不时地拉了拉衣服。堂屋里现在就爸爸、叔叔、婶子、小青和弟弟,还有湾里几个做佛事的人在那里,婶子将煮好的晚饭拿了过来,然后走到了小青的旁边。
“青儿,起来了,别蹲着,你也吃点饭,一晚上长着呢!快点,听话!”小青的婶子拉了拉小青。
小青并没有回答,只是慢慢地起身,目光停留在妈妈灵柩前的相框上,她稍微停顿了一刻,然后盛了满满一碗饭,夹了一些弟弟爱吃的菜往弟弟身边走去。
“姐姐,你现吃吧!我不饿!”弟弟轻声地和小青说道。
“姐姐也不饿,你先吃--!”小青对着弟弟说道。
“你烦不烦呀,叫你吃你不吃,你想咋样呀!你想饿死呀!”小青将碗重重地放在桌子上,厉声地和弟弟说道。
弟弟一脸委屈地哭了起来,小青走近弟弟把弟弟紧紧地抱在怀里,然后姐弟俩抱头痛哭。
“你们俩个别这样,这里有客人的,你们这样哭哭啼啼的叫叔叔们怎么吃饭?”小青的叔叔对着小青姐弟俩说道。
“小孩子嘛,没事的,你也别说他们,谁的妈妈去世了不心痛呀!”那几个做佛事的叔叔对着小青的叔叔说道。
小青和弟弟听了叔叔们一番话停止了哭泣,他们俩拿起碗哽咽着往口里送饭。
临近晚上十点左右,做佛事的叔叔们都回家去休息了,只有小青一家人守在灵堂。
“青儿,你带你弟弟去睡吧!今晚我和你婶子在这里守灵!”小青叔叔对着小青说道。
“你们去睡吧!反正我也睡不着,爸爸你也去睡吧!带着弟弟!晚上我一个人在这就可以了!”小青和叔叔、爸爸说道。
“那怎么行,你一个人不害怕吗?你要实在不想睡,叔叔晚上在这里陪着你好吗?”叔叔对小青说道。
“嗯,那好吧!”小青回了叔叔的话。
“哥,你带孩子去睡吧!彩霞你也回去!我和青儿在这里就好!”叔叔对着爸爸和婶子说道。
“也行,那辛苦你了!”爸爸对叔叔说道。
“哥,瞧你说的,兄弟这时候还分什么彼此吗!”叔叔说道。
爸爸、婶子、弟弟都回家去睡了,只有小青的叔叔留在灵堂。灵堂这时候十分阴冷,叔叔到三爷爷家借了一捆稻草,铺在灵堂旁边。
“小青,你先睡会,等下我换你!”叔叔拨了拨灵柩前面的油灯说道。
“叔叔,还是你先睡吧!我现在还不困,等我困了再叫你!”小青对着叔叔说道。
“那好吧!记得要叫我哈!”叔叔边说着,边一头倒在灵柩旁边的稻草中,不一会儿就传来轻轻的呼噜声。是呀!叔叔今天实在太累了,一个人忙里忙外,跑前赶后的,要不是有这样一个叔叔,小青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章 出殡
就这样在煎熬中渡过了两个不眠的夜晚,小青的眼睛已熬出两个黑黑的眼圈,眼中布满了血丝,但她依然坚持着,因为今天是妈妈出殡的日子。
这天的天气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好,虽然没有下雨,但是一清早整个小小的村庄都被雾霾所掩盖,空气之中散发出一种灰尘的味道,能见度大约只有20来米。
三爷爷隔壁的堂屋里此刻挤满了人,大家都是来给小青妈妈送行的。堂屋的两侧摆满了白色的绸子,(当地用笔在白色的布上写上挽联,署名,代表对死者的哀悼,如同花圈。)堂屋的灵柩前,来人正在逐个给小青妈妈叩头,小青和弟弟则在来人对面叩头回礼。因为这是最后一道程序,叩头完毕后,小青妈妈就得上路了,所以大家都显得格外忧伤。
“好了,好了!大家都让一让,准备起棺了!”负责做丧事的几个大叔说道。
大家都移步到堂屋的外面,小青的弟弟头戴一个白色的帽子,手拿一根青色的竹枝(当地由孝子拿青色的竹枝来作为引路)走在最前面,小青则紧随其后。
待到鞭声响起,八个大叔同时说‘起’的同时,棺木被抬了起来,送葬队伍慢慢朝山上前行着。
“我的仔呀!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呀--!”
“我的姐呀,你的命真苦呀—”
“我的婶呀!该享福的时候你就这样去了呀—”
送葬队伍中大家都哭了起来,小青走在最前面,她此刻并没有哭,因为这些天她的泪水已经哭干了,哭又能怎样?妈妈又不会回来!
到为妈妈准备的墓地是一条很崎岖的山间小路,虽然到了秋季,但是路边的杂草和树枝很多,所以送葬队伍走起来很慢。太阳在行进中慢慢爬了出来,气温也慢慢地上升,再也没感觉到像出发时那样寒冷。山上非常寂静,出了几声鸟叫,再就是鞭炮声和哭声。领棺的八个大叔艰难地行走着,因为路太窄,加上当地的风俗必须用八个人抬棺才是对死者的尊敬。棺木好不容易被抬到被看好的位置,大叔们轻轻地将棺木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板凳上。因为此刻,一位法师真在拨弄着罗盘给小家的妈妈找个好的‘住所’。只见他身穿一身黄色的道袍,道袍背后印着一个很大的八卦图,头戴一顶通天帽,帽子的前方镶有一面八卦镜,脚穿一双青云鞋,手持罗盘望着前方的远山。
“就这里了!准备动土!”那位法师说道。
“这个位置好吗?”小青的叔叔说道。
“你们看—”大家沿着法师所指的地方看去。法师说道:
“你们看这个位置正对前面的那座大山的山尖,而背后又紧靠着后山,左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正流向不远处的池塘,池塘又正对两山之间的凹陷处,这个是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因为前面有山,是讲究的‘坟对山尖屋对凹’,而后面的山则是‘靠山’。池塘正对前面两山之间凹陷处就会有风,旁边有小溪和池塘就是风,这正是人们说的风水了。所以这就是绝佳的好地!你们可以动土了!”
“先生说得好!大家赶紧动手吗!”小青的叔叔示意几个年轻点的叔叔开始挖墓穴。几个叔叔很麻利地挖了起来,不知道是小青妈妈显灵还是什么原因,墓穴挖起来很顺利,地底下很少发现石头,再加上刚下过雨,土质疏松,墓穴很快挖好了!
“吉时已到,请属牛属虎的人暂行回避或者向后转身!现在准备行葬礼,请负责抬棺的几位及时就位!”那位道人朝天鞠了三躬,然后对来给小青妈妈送行的人说道。
棺木被徐徐抬起,来送行的人也有少部分人朝后转身。道长吩咐小青的叔叔将生石灰铺满了墓穴,随着道长一声‘起’,一声‘落’,棺木被慢慢放进了墓穴。
“请亲人为死者添土!”道长说道。
小青的爸爸、叔叔、还有小青的弟弟都走了过来,一人用铁锹往棺木上铲了一铁锹土。然后他们几个慢慢退下,再由刚刚来的几个大叔往墓穴里添土。看着棺木被慢慢掩埋,小青的心真的碎了,因为她再也无法看到自己的妈妈了,想想以前、再想想儿时,小青真的无法相信此刻妈妈已经离开了!她没有流出太多的眼泪,只是静静地看着土层被慢慢加高。而小青的弟弟虽然年纪小,这时候已经少了平日里的吵闹,也静静地蹲在一旁暗自落泪。小青的爸爸没有任何神态,也没有看着这一切,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手中夹着的烟熏黄了他粗糙的大手,他没有将香烟放进嘴里,任凭烟灰掉在地上。而在旁边的叔叔则将一双手抓了一捧黄土,撒在快要被掩埋的棺木之上。然后嘴里说道:
“嫂子,一路走好!大哥和孩子请你放心,我们一定尽心照顾他们!”他说完这话,眼泪夺眶而出。
棺木被掩埋后,道长说:
“现在你们转身的可以回过身来了!敬献绸子、香纸的乡亲们请你们依次将东西放好,现在准备祭祀了!你们过来几个人到这边来烧纸钱!”道长吩咐站在一旁的几个年长的大爷。
祭祀用的饭菜并没有什么,只有用豆腐和猪肉煮的一碗汤,再加让一些水果和一瓶酒。因为在这个时候,小青家的家境能有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这些东西还是小青叔叔骑自行车跑了三十多里地买来的!祭祀用的是一张四方形的桌子,桌子的前方用吃过了的罐头瓶放了一些砂子,然后再插上三支香。香的后面放的是那碗汤,汤的后面放的是三个酒杯,酒杯后面盛满了三碗饭。小青走过来,往杯子里从右到左斟了三遍酒,然后轻轻地退到道长的身后。
“鸣炮!烧纸!”道长示意放鞭炮和烧纸钱的人。
鞭炮声顷刻响起,顿时鞭声四起,烟雾缭绕。在鞭炮声响起的同时,小青的叔叔拿了一个白色的蛇皮袋,放在小青妈妈的墓碑前。
“大家有事的先回去吧!要祭拜的就到这边来!”小青的叔叔说道。
大家碌碌续续地祭拜完后,渐渐地都离去了,只有道长还有小青的一家站在那里,因这这时的天气比较干燥,很容易着火,加上这里不比城里,到处都是大山,所以防火是必须的。
看着纸钱慢慢地飘起,再慢慢地被风吹散,小青就感觉妈妈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但她很理智地明白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伤心又能怎么样呢?再多的伤心也只能让爸爸越来难过!她扶起蹲在一旁的爸爸和弟弟,然后和他们说道:
“爸爸、弟弟,你们先回去吧!我在这里就行!”小青慢慢地和爸爸、弟弟说道。
“是呀!现在我们都可以回去了,我们都走吧!”那位道长说道。
“小青,走吧!”叔叔对小青说道。
“叔叔,你们先回吧!我还想再待一会儿!”小青对着叔叔说道。
“那好吧!你也早点回去吧!不要太晚了,家里还有好多事呢!一会还要请乡亲们吃饭呢!”小青叔叔说道。
“我知道了,叔叔,我一会就会,就一会儿,你放心好了!”小青说道。
看着家人们都渐渐远去,小青此此刻才慢慢蹲了下来,她紧紧地抱着妈妈的墓碑,眼泪滴落在妈妈墓碑前松软的土里。
“妈妈,我知道你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开始我真有些想不通,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上天对我这样不公平,但后来我明白,人死不能复生。爸爸身体本不就不是很好,所以我应该学会坚强,我应该担负起这个家的责任来!我已经计划好了,我打算不再读书了,我一定把弟弟抚养成人!你放心去吧!妈妈!女儿会经常回家来看你的!我先走了,家来还有好多客人!”小青慢慢来地起身,朝妈妈的墓碑挥了挥手,然后匆匆地往家赶去。
当小青赶回家里时,此刻的天已经拨云见日,被雾霾笼罩着的小村庄早已清晰可见了。小青家的门前叔叔、婶婶、大爷、大妈们都在门外的板凳上坐着,晒着太阳、谈论着小青妈妈死得惋惜。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大多数人都是空闲的,当地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只要村里有丧事的人,大家都要送礼、吃饭,这时候离吃饭还有段时间,所以大家都闲着。而现在最忙的还得算厨房的了,一眼看去时,厨房靠灶台旁摆着两条板凳,板凳上放着一张大的案板。案板上都是切的各种菜,一盘盘地装在盘子里,再看案板的另一边一个大叔手里挥舞着菜刀,不时地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小青的婶子则在一旁往灶里添着柴火,时不时地发出两声咳嗽声。
“婶子,你歇歇,我来添吧!”小青走到婶子身边说道。
“没事,这边你先别管了,你去借几个锅吧!厨师刚刚说了,今天不用办碗了,就用吊锅简单点。(办碗就是一个菜一个菜地端得桌子上,吊锅就是将所以不同类的菜混合在一起,一层层地堆积起来,俗语说的‘一锅焖’。)婶子对小青说道。
“嗯嗯,好的,我这就办去!”小青说道。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就到了吃饭的时间。坐在外面的叔叔、婶婶们相继入坐。总共算起来其实人也不是很多,因为村庄有小,大部分年轻的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所以加上小青自家的亲戚也就五桌而已。待大家都坐定后,小青拿了瓶“龟山”牌白酒,倒了约一两左右,走到那几个抬棺的大叔那张桌子旁边。
“几位大叔,这次我妈妈的事全仰仗你们帮忙,我也不会说什么客气话,我敬你们一杯!”小青举起酒杯说道,然后一饮而尽。
“姑娘,你别喝了,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都一堆一块的,你也别客气了!”那桌上的几位叔叔说道。
小青要一一敬另外的四桌,被叔叔拦了下来。看着挂满泪花的小青,叔叔心里真不是滋味。
“你别喝了,个女孩子家家的,我给他们敬酒去,你自己去吃点东西!”小青的叔叔说道。
小青没有说什么,独自一个人走进房间,看着床边桌子上的照片,傻傻地发着呆,因为照片是去年过年时一家人照的全家福。相片中依然有妈妈甜甜的笑,可事实妈妈已经离去了。
第三章 决定
小青也不知道在房间里待了多久,等她回过神来时,已经傍晚时分,所有亲戚都已经走了,屋子里的桌椅板凳已经收拾完了,先前本来热闹的家,此刻显得有那么几分冷清。
“青儿,你刚才只喝了点酒,没有吃饭,想吃什么和你婶子说下,叫你婶子给你做!”小青的叔叔说道。
“叔叔,我现在还不想吃!再说也不饿!”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呀!哎—”小青的叔叔叹声说道。
“没什么的叔叔,我想得开的,现在妈妈已经是这样了,能有什么办法呀!我打算等妈妈‘头七’过了我就出去打工!”小青说道。
“什么?打工?你才多大呀,还打工?”叔叔说道。
“我可以的,再说我也不想读了,还是让弟弟读书吧!”小青说道。
“那不行的,你学习成绩那么好,就是砸锅卖铁我们也会让你读书的!你不要东想西想的,读好你的书就是!”小青的叔叔很严肃地说道。
“叔叔,我已经决定了,再说早点出去打工也没什么不好呀!一来可以贴补一下家里,二来还可以让弟弟读上书!我已经不小了,湾里的孩子大多不都出去打工了!”小青说道。
“可是他们都比你大呀,你才多大!”小青叔叔说道。
“叔叔,你别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我一定要出去!”小青说道。
“你这犟孩子,我是说不过你,这事我作不了住,还得问问你爸爸!”小青叔叔说道。
小青的爸爸此刻坐在屋子的门槛上,手里拿着一个古铜色的烟袋,他不时地往烟锅中添加烟丝,抽完又加,远远看去烟雾缭绕,很难看得见他的脸庞。只能闻得见烟丝淡淡的香味和烟袋敲打门槛的声音。
“大哥,你少抽点!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眼下小青决定不想读书了,你倒是说句话呀!”小青叔叔对着小青说的爸爸说道。
“她要想不读就不读吧,事已至此,我也没办法,谁叫我这个爸爸没用呢!命苦呀—”小青爸爸说道。
“大哥你倒是考虑好呀!小青学习成绩这样好,这样放弃太可惜了吧!”小青叔叔说道。
“话是这样说,可是眼下这家庭状况就这个样,家里家投四壁,什么也没有,我身体又不是很好,不出去又能怎么样呢?”小青的爸爸无可奈何对说道。
“既然你这样说我也无话可说,别到头来孩子大了会怪罪于你的!”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想不会的,小青自己也这么选择的,今天是一家人当面,虽然我也不想让她这小出去,但是我如果能力大一点的话,也不会出此下策,再说小青也不可能老让你们扶持吧!你们也有你们家的孩子!人要将心比心!哥哥话已至此,剩下的事你再和小青合计合计吧!”小青爸爸说道。
小青一家人聊着聊着渐渐已进入深夜,天远处的弯月和繁星朦胧地若隐若现,随着流云逐渐散开,月的光洒射在这乡村的山岗上,宛若银、雪。
小青靠在床头,将盖着补丁的被子往上拉了拉,因为秋天早晚寒气很重,月光照在她消瘦的脸庞上,显得是那么苍白,从她微弱的鼻息中喘息出来的空气,在月光下泛起一层白雾。小青并没有注意这么多,因为此刻她心里想的是妈妈,还有对未来的迷茫。话虽然是和爸爸他们那样说,但是自己该去那里,又能做什么呢?小青一直反问着自己!在心底隐隐的痛楚和对前途设想之下,小青思考良久才渐渐睡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周的时间就在眼前溜走,小青除了每天到妈妈坟前烧纸钱和送烛火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听打工的地方。
这一天下午,小青和往常一样到后山给妈妈上坟。临近黄昏,后山上没有什么人,弱弱的夕阳找在后山的山岗上,没有丝毫的暖意。就在小青给妈妈烧完纸钱准备回家时,她远远地看见对面山上小丽的妈妈背着一捆柴火朝这边走了过来。
“青儿,给妈妈上坟呀?”小丽的妈妈说道。
“是呀,婶子,你捡柴呢!我来给你背吧!”小青回着小丽妈妈的话。
“不用了,我自己背就行,再说也不是很重!”小丽妈妈说道。
“你干嘛这客气呀!从小我和小丽关系最好,做这点事你都不让我做呀!”小青笑着说道。
“瞧你这孩子说的,虽然你和我家的小丽关系好,但是你比她小得多,柴火虽然不重,但是你现在正长身体!”小丽的妈妈说道。
“我说不过你,那我们一起走吧!”小青说道。
小青和小丽的妈妈,边走边谈论着,她时不时地试探性地问问小丽在外面做什么,通过小丽妈妈所说的,小青知道小丽进了一家大公司,目前在公司做产检员,平时公司效益也很不错。小青和小丽的妈妈就这样边走边聊回到了家。
小青回到家后,吃过晚饭早早地就睡了,但她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一直想着自己能做什么,想着对未来的憧憬,想着‘小丽能行,自己就一定能行,都是农村出去的娃儿,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想着想着小青甜甜地笑了起来,然后甜甜地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小青就敲开了叔叔家的门。叔叔和婶子才刚刚起床,小青进门就打开了话匣子。
“叔叔、婶子,我已经决定了,先去小红那里去看看!借点路费给我行不?”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说风就是雨的,这急匆匆的,这事你爸爸知道吗?”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回去再和他说!”小青说道。
“小红在哪里打工呀?”小青的叔叔说道。
“也是我们省里的,在武汉的一个公司,好像在青山那一块!我再去找呢!”小青说道。
“远是不远,钱我也可以给你,但这事还要和你爸爸说一下,走,我陪你一起去和你爸爸说下!”小青的叔叔说道。
“那是再好不过了,还是叔叔爱我!”小青笑了笑说道。
来到小青家门前,小青的爸爸正拿着一把锄头准备出去,看小青的叔叔和小青一块回来了,他就止住了脚步。
“你们俩干嘛呢?”小青的爸爸问道。
“正找你说个事呢?”小青的叔叔问道。
“有啥事,你快说,我还准备去地里呢!”小青的爸爸说道。
“小青决定出去了,想去武汉,小丽也在那边,我想武汉离家不远,我是同意了,看看你的意思?”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没意见,小青你自己考虑好就是了!”小青爸爸说完头也没回地离开了小青和叔叔。
小青知道此刻爸爸的心里也一定很难受,但作为一位父亲,还有这世道,他能怎样呢?小青很理解爸爸,所以也没再追问。
“叔叔,那我现在收拾一下,这就准备走,早上镇上应该有车去城里的,要不早点走就赶不上车了!”小青说道。
第四章 那个秋天我很冷
经过一路的颠簸,小青终于赶到了城里的火车站。他在售票厅里买了张次日无座票,然后在车站里逗留了一整天,直到很晚,她才在候车厅里睡着了。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小青急匆匆地登上了去武汉的火车,看着列车路面朦胧的灯火,小青心又一阵隐痛,直到一个小时后,列车到达,小青的悬着的心才入了下来,她花了二元钱在车站叫了一辆摩托车将她直接送到了小丽上班的公司门前。
这个清晨,马路上的车流量并不大,因为此刻的天还尚早。公路那边稀数的几个人在晨雾下若隐若现。虽然是初秋,可是行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小青站在“富士康”公司的门口,等待着小丽出来。秋风从她头顶吹过,她拉拉了单薄的衣衫,然后蜷缩在大门的角落。小青这次出来没有带什么行李,只带了一个蓝白交织的编织袋,里面装的是一些常用的洗漱工具和衣服。
“哪啦哪啦……”广播声音骤然响起,这是“富士康”下早班的号声。约莫过了一刻钟的样子,从公司的正门口走出来很多人,小青缓缓地起身,然后盯紧人群,在一波一波的人流中,小青终于发现了小丽的身影。
“小丽,你过来一下!”小青高声喊道。
“小青,你怎么来了!”小丽诧异地叫了起来。
“来得突然,一下子说不清楚,你住哪里,我先到你的宿舍去下,等你下班了我再和你说家里的事!”小青说道。
“家里出啥事了呀?”小丽追问道。
“你就别问了,我现在没有心情说这些,总之我家出大事了!”小青说道。
“好吧!既然你现在不想说我也没办法,我们这就去我的宿舍!”小丽边说边接过小青手里的编织袋。
小丽的宿舍听她自己说不是很远,可是从正门走到宿舍足足用了二十分分钟的时间,小青心里想着这的的确确是她梦想的地方,因为最起码这个公司有着它特有的气势在那里。她用眼的余光扫视着小丽的同事们,他们之中大多都是女人,有极其少数的男人在人群之中,从年龄上看都是二十多岁到四十岁的中年人。看到这些小青心里不禁暗自打鼓,因为自己才十三岁刚过点,能不能进这家公司还是个未知数。
推开宿舍的门,里面十分整洁,因为这家公司是采用军事化的管理,一切都是军营没有什么判别,只是所在的都是社会上的青年男女而已。一个宿舍里放着两张用钢管做成的上下铺的床,床上的被子都叠成豆腐块似的。床的下方一边各放着一个脸盆,脸盆里面是一条叠成方块的白色毛巾,里面还放着一个漱口的杯子和一个肥皂盒,牙刷都朝着一个方向,看着就让人舒服。
“你还没吃早饭吧!我去打点饭你,你就在我的床上坐会吧!”小丽的话打断了愣在那里的小青。
“好!我还真饿了!”小青回道。
不一会儿,小丽就打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小青接过了饭菜三下五除二地一下子就吃完了。
“青,你应该是昨晚就出来了吧!那你昨晚在那里睡的?”小丽问道。
“是的,我昨晚在车站将就了一晚!”小青说道。
“什么?车站,这冷的天……”。小丽说道。
“对了,你说家里出事了,到底是什么事?”小丽追问。
“我妈妈她去世了……”。小青还没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什么?怎么可能,你没骗我吧?婶子平时身体很好的!”小丽说道。
“是真的,我是等妈妈满了‘头七’我才出来的,这不想让你给我找点事做,听你妈妈说你在这个公司搞产品检验员,看看有门路没有?”小青说道。
“是这样呀!”小丽说着,然后紧紧地抱紧了小青。
“哪啦哪啦……”上班的号声又响了起来。
“青,今天就算了吧!明天我带你去见我们经理,你先歇息下!晚上我带你出去逛逛,因为我是上白班的,晚上才有时间陪你,你就在我的床上躺会吧!我该去上班了!”小丽说道。
“你去吧!别担心我,我不会瞎跑的!我就在宿舍里看会书,要是累了我就睡会!你赶紧去吧,别迟到了!”小青回着小丽的话。
“我的仔呀!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呀--!”
“我的姐呀,你的命真苦呀—”
“我的婶呀!该享福的时候你就这样去了呀—”
送葬队伍中大家都哭了起来,小青走在最前面,她此刻并没有哭,因为这些天她的泪水已经哭干了,哭又能怎样?妈妈又不会回来!
到为妈妈准备的墓地是一条很崎岖的山间小路,虽然到了秋季,但是路边的杂草和树枝很多,所以送葬队伍走起来很慢。太阳在行进中慢慢爬了出来,气温也慢慢地上升,再也没感觉到像出发时那样寒冷。山上非常寂静,出了几声鸟叫,再就是鞭炮声和哭声。领棺的八个大叔艰难地行走着,因为路太窄,加上当地的风俗必须用八个人抬棺才是对死者的尊敬。棺木好不容易被抬到被看好的位置,大叔们轻轻地将棺木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板凳上。因为此刻,一位法师真在拨弄着罗盘给小家的妈妈找个好的‘住所’。只见他身穿一身黄色的道袍,道袍背后印着一个很大的八卦图,头戴一顶通天帽,帽子的前方镶有一面八卦镜,脚穿一双青云鞋,手持罗盘望着前方的远山。
“就这里了!准备动土!”那位法师说道。
“这个位置好吗?”小青的叔叔说道。
“你们看—”大家沿着法师所指的地方看去。法师说道:
“你们看这个位置正对前面的那座大山的山尖,而背后又紧靠着后山,左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正流向不远处的池塘,池塘又正对两山之间的凹陷处,这个是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因为前面有山,是讲究的‘坟对山尖屋对凹’,而后面的山则是‘靠山’。池塘正对前面两山之间凹陷处就会有风,旁边有小溪和池塘就是风,这正是人们说的风水了。所以这就是绝佳的好地!你们可以动土了!”
“先生说得好!大家赶紧动手吗!”小青的叔叔示意几个年轻点的叔叔开始挖墓穴。几个叔叔很麻利地挖了起来,不知道是小青妈妈显灵还是什么原因,墓穴挖起来很顺利,地底下很少发现石头,再加上刚下过雨,土质疏松,墓穴很快挖好了!
“吉时已到,请属牛属虎的人暂行回避或者向后转身!现在准备行葬礼,请负责抬棺的几位及时就位!”那位道人朝天鞠了三躬,然后对来给小青妈妈送行的人说道。
棺木被徐徐抬起,来送行的人也有少部分人朝后转身。道长吩咐小青的叔叔将生石灰铺满了墓穴,随着道长一声‘起’,一声‘落’,棺木被慢慢放进了墓穴。
“请亲人为死者添土!”道长说道。
小青的爸爸、叔叔、还有小青的弟弟都走了过来,一人用铁锹往棺木上铲了一铁锹土。然后他们几个慢慢退下,再由刚刚来的几个大叔往墓穴里添土。看着棺木被慢慢掩埋,小青的心真的碎了,因为她再也无法看到自己的妈妈了,想想以前、再想想儿时,小青真的无法相信此刻妈妈已经离开了!她没有流出太多的眼泪,只是静静地看着土层被慢慢加高。而小青的弟弟虽然年纪小,这时候已经少了平日里的吵闹,也静静地蹲在一旁暗自落泪。小青的爸爸没有任何神态,也没有看着这一切,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手中夹着的烟熏黄了他粗糙的大手,他没有将香烟放进嘴里,任凭烟灰掉在地上。而在旁边的叔叔则将一双手抓了一捧黄土,撒在快要被掩埋的棺木之上。然后嘴里说道:
“嫂子,一路走好!大哥和孩子请你放心,我们一定尽心照顾他们!”他说完这话,眼泪夺眶而出。
棺木被掩埋后,道长说:
“现在你们转身的可以回过身来了!敬献绸子、香纸的乡亲们请你们依次将东西放好,现在准备祭祀了!你们过来几个人到这边来烧纸钱!”道长吩咐站在一旁的几个年长的大爷。
祭祀用的饭菜并没有什么,只有用豆腐和猪肉煮的一碗汤,再加让一些水果和一瓶酒。因为在这个时候,小青家的家境能有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这些东西还是小青叔叔骑自行车跑了三十多里地买来的!祭祀用的是一张四方形的桌子,桌子的前方用吃过了的罐头瓶放了一些砂子,然后再插上三支香。香的后面放的是那碗汤,汤的后面放的是三个酒杯,酒杯后面盛满了三碗饭。小青走过来,往杯子里从右到左斟了三遍酒,然后轻轻地退到道长的身后。
“鸣炮!烧纸!”道长示意放鞭炮和烧纸钱的人。
鞭炮声顷刻响起,顿时鞭声四起,烟雾缭绕。在鞭炮声响起的同时,小青的叔叔拿了一个白色的蛇皮袋,放在小青妈妈的墓碑前。
“大家有事的先回去吧!要祭拜的就到这边来!”小青的叔叔说道。
大家碌碌续续地祭拜完后,渐渐地都离去了,只有道长还有小青的一家站在那里,因这这时的天气比较干燥,很容易着火,加上这里不比城里,到处都是大山,所以防火是必须的。
看着纸钱慢慢地飘起,再慢慢地被风吹散,小青就感觉妈妈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但她很理智地明白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伤心又能怎么样呢?再多的伤心也只能让爸爸越来难过!她扶起蹲在一旁的爸爸和弟弟,然后和他们说道:
“爸爸、弟弟,你们先回去吧!我在这里就行!”小青慢慢地和爸爸、弟弟说道。
“是呀!现在我们都可以回去了,我们都走吧!”那位道长说道。
“小青,走吧!”叔叔对小青说道。
“叔叔,你们先回吧!我还想再待一会儿!”小青对着叔叔说道。
“那好吧!你也早点回去吧!不要太晚了,家里还有好多事呢!一会还要请乡亲们吃饭呢!”小青叔叔说道。
“我知道了,叔叔,我一会就会,就一会儿,你放心好了!”小青说道。
看着家人们都渐渐远去,小青此此刻才慢慢蹲了下来,她紧紧地抱着妈妈的墓碑,眼泪滴落在妈妈墓碑前松软的土里。
“妈妈,我知道你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开始我真有些想不通,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上天对我这样不公平,但后来我明白,人死不能复生。爸爸身体本不就不是很好,所以我应该学会坚强,我应该担负起这个家的责任来!我已经计划好了,我打算不再读书了,我一定把弟弟抚养成人!你放心去吧!妈妈!女儿会经常回家来看你的!我先走了,家来还有好多客人!”小青慢慢来地起身,朝妈妈的墓碑挥了挥手,然后匆匆地往家赶去。
当小青赶回家里时,此刻的天已经拨云见日,被雾霾笼罩着的小村庄早已清晰可见了。小青家的门前叔叔、婶婶、大爷、大妈们都在门外的板凳上坐着,晒着太阳、谈论着小青妈妈死得惋惜。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大多数人都是空闲的,当地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只要村里有丧事的人,大家都要送礼、吃饭,这时候离吃饭还有段时间,所以大家都闲着。而现在最忙的还得算厨房的了,一眼看去时,厨房靠灶台旁摆着两条板凳,板凳上放着一张大的案板。案板上都是切的各种菜,一盘盘地装在盘子里,再看案板的另一边一个大叔手里挥舞着菜刀,不时地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小青的婶子则在一旁往灶里添着柴火,时不时地发出两声咳嗽声。
“婶子,你歇歇,我来添吧!”小青走到婶子身边说道。
“没事,这边你先别管了,你去借几个锅吧!厨师刚刚说了,今天不用办碗了,就用吊锅简单点。(办碗就是一个菜一个菜地端得桌子上,吊锅就是将所以不同类的菜混合在一起,一层层地堆积起来,俗语说的‘一锅焖’。)婶子对小青说道。
“嗯嗯,好的,我这就办去!”小青说道。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就到了吃饭的时间。坐在外面的叔叔、婶婶们相继入坐。总共算起来其实人也不是很多,因为村庄有小,大部分年轻的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所以加上小青自家的亲戚也就五桌而已。待大家都坐定后,小青拿了瓶“龟山”牌白酒,倒了约一两左右,走到那几个抬棺的大叔那张桌子旁边。
“几位大叔,这次我妈妈的事全仰仗你们帮忙,我也不会说什么客气话,我敬你们一杯!”小青举起酒杯说道,然后一饮而尽。
“姑娘,你别喝了,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都一堆一块的,你也别客气了!”那桌上的几位叔叔说道。
小青要一一敬另外的四桌,被叔叔拦了下来。看着挂满泪花的小青,叔叔心里真不是滋味。
“你别喝了,个女孩子家家的,我给他们敬酒去,你自己去吃点东西!”小青的叔叔说道。
小青没有说什么,独自一个人走进房间,看着床边桌子上的照片,傻傻地发着呆,因为照片是去年过年时一家人照的全家福。相片中依然有妈妈甜甜的笑,可事实妈妈已经离去了。
第三章 决定
小青也不知道在房间里待了多久,等她回过神来时,已经傍晚时分,所有亲戚都已经走了,屋子里的桌椅板凳已经收拾完了,先前本来热闹的家,此刻显得有那么几分冷清。
“青儿,你刚才只喝了点酒,没有吃饭,想吃什么和你婶子说下,叫你婶子给你做!”小青的叔叔说道。
“叔叔,我现在还不想吃!再说也不饿!”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呀!哎—”小青的叔叔叹声说道。
“没什么的叔叔,我想得开的,现在妈妈已经是这样了,能有什么办法呀!我打算等妈妈‘头七’过了我就出去打工!”小青说道。
“什么?打工?你才多大呀,还打工?”叔叔说道。
“我可以的,再说我也不想读了,还是让弟弟读书吧!”小青说道。
“那不行的,你学习成绩那么好,就是砸锅卖铁我们也会让你读书的!你不要东想西想的,读好你的书就是!”小青的叔叔很严肃地说道。
“叔叔,我已经决定了,再说早点出去打工也没什么不好呀!一来可以贴补一下家里,二来还可以让弟弟读上书!我已经不小了,湾里的孩子大多不都出去打工了!”小青说道。
“可是他们都比你大呀,你才多大!”小青叔叔说道。
“叔叔,你别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我一定要出去!”小青说道。
“你这犟孩子,我是说不过你,这事我作不了住,还得问问你爸爸!”小青叔叔说道。
小青的爸爸此刻坐在屋子的门槛上,手里拿着一个古铜色的烟袋,他不时地往烟锅中添加烟丝,抽完又加,远远看去烟雾缭绕,很难看得见他的脸庞。只能闻得见烟丝淡淡的香味和烟袋敲打门槛的声音。
“大哥,你少抽点!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眼下小青决定不想读书了,你倒是说句话呀!”小青叔叔对着小青说的爸爸说道。
“她要想不读就不读吧,事已至此,我也没办法,谁叫我这个爸爸没用呢!命苦呀—”小青爸爸说道。
“大哥你倒是考虑好呀!小青学习成绩这样好,这样放弃太可惜了吧!”小青叔叔说道。
“话是这样说,可是眼下这家庭状况就这个样,家里家投四壁,什么也没有,我身体又不是很好,不出去又能怎么样呢?”小青的爸爸无可奈何对说道。
“既然你这样说我也无话可说,别到头来孩子大了会怪罪于你的!”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想不会的,小青自己也这么选择的,今天是一家人当面,虽然我也不想让她这小出去,但是我如果能力大一点的话,也不会出此下策,再说小青也不可能老让你们扶持吧!你们也有你们家的孩子!人要将心比心!哥哥话已至此,剩下的事你再和小青合计合计吧!”小青爸爸说道。
小青一家人聊着聊着渐渐已进入深夜,天远处的弯月和繁星朦胧地若隐若现,随着流云逐渐散开,月的光洒射在这乡村的山岗上,宛若银、雪。
小青靠在床头,将盖着补丁的被子往上拉了拉,因为秋天早晚寒气很重,月光照在她消瘦的脸庞上,显得是那么苍白,从她微弱的鼻息中喘息出来的空气,在月光下泛起一层白雾。小青并没有注意这么多,因为此刻她心里想的是妈妈,还有对未来的迷茫。话虽然是和爸爸他们那样说,但是自己该去那里,又能做什么呢?小青一直反问着自己!在心底隐隐的痛楚和对前途设想之下,小青思考良久才渐渐睡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周的时间就在眼前溜走,小青除了每天到妈妈坟前烧纸钱和送烛火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听打工的地方。
这一天下午,小青和往常一样到后山给妈妈上坟。临近黄昏,后山上没有什么人,弱弱的夕阳找在后山的山岗上,没有丝毫的暖意。就在小青给妈妈烧完纸钱准备回家时,她远远地看见对面山上小丽的妈妈背着一捆柴火朝这边走了过来。
“青儿,给妈妈上坟呀?”小丽的妈妈说道。
“是呀,婶子,你捡柴呢!我来给你背吧!”小青回着小丽妈妈的话。
“不用了,我自己背就行,再说也不是很重!”小丽妈妈说道。
“你干嘛这客气呀!从小我和小丽关系最好,做这点事你都不让我做呀!”小青笑着说道。
“瞧你这孩子说的,虽然你和我家的小丽关系好,但是你比她小得多,柴火虽然不重,但是你现在正长身体!”小丽的妈妈说道。
“我说不过你,那我们一起走吧!”小青说道。
小青和小丽的妈妈,边走边谈论着,她时不时地试探性地问问小丽在外面做什么,通过小丽妈妈所说的,小青知道小丽进了一家大公司,目前在公司做产检员,平时公司效益也很不错。小青和小丽的妈妈就这样边走边聊回到了家。
小青回到家后,吃过晚饭早早地就睡了,但她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一直想着自己能做什么,想着对未来的憧憬,想着‘小丽能行,自己就一定能行,都是农村出去的娃儿,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想着想着小青甜甜地笑了起来,然后甜甜地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小青就敲开了叔叔家的门。叔叔和婶子才刚刚起床,小青进门就打开了话匣子。
“叔叔、婶子,我已经决定了,先去小红那里去看看!借点路费给我行不?”小青说道。
“你这孩子说风就是雨的,这急匆匆的,这事你爸爸知道吗?”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回去再和他说!”小青说道。
“小红在哪里打工呀?”小青的叔叔说道。
“也是我们省里的,在武汉的一个公司,好像在青山那一块!我再去找呢!”小青说道。
“远是不远,钱我也可以给你,但这事还要和你爸爸说一下,走,我陪你一起去和你爸爸说下!”小青的叔叔说道。
“那是再好不过了,还是叔叔爱我!”小青笑了笑说道。
来到小青家门前,小青的爸爸正拿着一把锄头准备出去,看小青的叔叔和小青一块回来了,他就止住了脚步。
“你们俩干嘛呢?”小青的爸爸问道。
“正找你说个事呢?”小青的叔叔问道。
“有啥事,你快说,我还准备去地里呢!”小青的爸爸说道。
“小青决定出去了,想去武汉,小丽也在那边,我想武汉离家不远,我是同意了,看看你的意思?”小青的叔叔说道。
“我没意见,小青你自己考虑好就是了!”小青爸爸说完头也没回地离开了小青和叔叔。
小青知道此刻爸爸的心里也一定很难受,但作为一位父亲,还有这世道,他能怎样呢?小青很理解爸爸,所以也没再追问。
“叔叔,那我现在收拾一下,这就准备走,早上镇上应该有车去城里的,要不早点走就赶不上车了!”小青说道。
第四章 那个秋天我很冷
经过一路的颠簸,小青终于赶到了城里的火车站。他在售票厅里买了张次日无座票,然后在车站里逗留了一整天,直到很晚,她才在候车厅里睡着了。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小青急匆匆地登上了去武汉的火车,看着列车路面朦胧的灯火,小青心又一阵隐痛,直到一个小时后,列车到达,小青的悬着的心才入了下来,她花了二元钱在车站叫了一辆摩托车将她直接送到了小丽上班的公司门前。
这个清晨,马路上的车流量并不大,因为此刻的天还尚早。公路那边稀数的几个人在晨雾下若隐若现。虽然是初秋,可是行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小青站在“富士康”公司的门口,等待着小丽出来。秋风从她头顶吹过,她拉拉了单薄的衣衫,然后蜷缩在大门的角落。小青这次出来没有带什么行李,只带了一个蓝白交织的编织袋,里面装的是一些常用的洗漱工具和衣服。
“哪啦哪啦……”广播声音骤然响起,这是“富士康”下早班的号声。约莫过了一刻钟的样子,从公司的正门口走出来很多人,小青缓缓地起身,然后盯紧人群,在一波一波的人流中,小青终于发现了小丽的身影。
“小丽,你过来一下!”小青高声喊道。
“小青,你怎么来了!”小丽诧异地叫了起来。
“来得突然,一下子说不清楚,你住哪里,我先到你的宿舍去下,等你下班了我再和你说家里的事!”小青说道。
“家里出啥事了呀?”小丽追问道。
“你就别问了,我现在没有心情说这些,总之我家出大事了!”小青说道。
“好吧!既然你现在不想说我也没办法,我们这就去我的宿舍!”小丽边说边接过小青手里的编织袋。
小丽的宿舍听她自己说不是很远,可是从正门走到宿舍足足用了二十分分钟的时间,小青心里想着这的的确确是她梦想的地方,因为最起码这个公司有着它特有的气势在那里。她用眼的余光扫视着小丽的同事们,他们之中大多都是女人,有极其少数的男人在人群之中,从年龄上看都是二十多岁到四十岁的中年人。看到这些小青心里不禁暗自打鼓,因为自己才十三岁刚过点,能不能进这家公司还是个未知数。
推开宿舍的门,里面十分整洁,因为这家公司是采用军事化的管理,一切都是军营没有什么判别,只是所在的都是社会上的青年男女而已。一个宿舍里放着两张用钢管做成的上下铺的床,床上的被子都叠成豆腐块似的。床的下方一边各放着一个脸盆,脸盆里面是一条叠成方块的白色毛巾,里面还放着一个漱口的杯子和一个肥皂盒,牙刷都朝着一个方向,看着就让人舒服。
“你还没吃早饭吧!我去打点饭你,你就在我的床上坐会吧!”小丽的话打断了愣在那里的小青。
“好!我还真饿了!”小青回道。
不一会儿,小丽就打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小青接过了饭菜三下五除二地一下子就吃完了。
“青,你应该是昨晚就出来了吧!那你昨晚在那里睡的?”小丽问道。
“是的,我昨晚在车站将就了一晚!”小青说道。
“什么?车站,这冷的天……”。小丽说道。
“对了,你说家里出事了,到底是什么事?”小丽追问。
“我妈妈她去世了……”。小青还没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什么?怎么可能,你没骗我吧?婶子平时身体很好的!”小丽说道。
“是真的,我是等妈妈满了‘头七’我才出来的,这不想让你给我找点事做,听你妈妈说你在这个公司搞产品检验员,看看有门路没有?”小青说道。
“是这样呀!”小丽说着,然后紧紧地抱紧了小青。
“哪啦哪啦……”上班的号声又响了起来。
“青,今天就算了吧!明天我带你去见我们经理,你先歇息下!晚上我带你出去逛逛,因为我是上白班的,晚上才有时间陪你,你就在我的床上躺会吧!我该去上班了!”小丽说道。
“你去吧!别担心我,我不会瞎跑的!我就在宿舍里看会书,要是累了我就睡会!你赶紧去吧,别迟到了!”小青回着小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