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三月桃花
(一)出走
吉顺离家出走了,他是在桃花镇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前一天走的。
吉顺出走的时候,整个桃花镇的桃花都灿烂的开着,嫣红的花蕊怒放枝头,似一汪炽热的火焰在山岚蔓延,不同于往年桃花的淡雅,乡亲们都说这样的盛景是百年才得一见的。他走时西山的晚霞也显得格外悲壮。
吉顺出走时,离他十八岁生日仅相隔一天。
吉顺离家出走的消息像一枚炸弹,立刻在偏僻的镇里炸开了锅,有关于他出走的流言层出不穷,有人说城里一位有钱的大老板看上吉顺了,让吉顺在他的公司担任经理,每年年薪百万,有人说吉顺为了去寻找远在外地的一个女孩而离开了桃花镇,还有人说吉顺和阿爹大吵了一架后,选择了远走他乡。所有这些关于吉顺出走的流言一下子成了镇里所有人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
关于这些,吉顺的父亲阿爹心里最清楚,他的愁绪犹如手里那根香烟的余味,萦回跌宕。颈部的胡须由于好久没有清理的缘故在脸上滋生繁长。好几夜都没有睡了吧,他的眼睛里密布着红丝。在儿子走的那一个晚上,他把自己关在吉顺房间里抽着闷烟,心里想压着一块大石头,他就在儿子的房间里静坐着,地上慢慢堆起了一团白色的烟灰。一直到凌晨时分,他打开儿子房间的窗,山那边的桃红尽收眼底,他望着远处的桃花林,不由得叹了口气……
(二)关于阿爹
提起桃花节,就不能不说到桃花镇。而说到桃花镇,我们不得不提一个遥远的传说了。相传九百年前,西王母在东海举行一年一度的蟠桃大会。参加这次蟠桃大会的有一个叫戎慧的大仙,他凡心未定,乘诸位神仙大醉时,将蟠桃偷下天庭。但被西王母发现,派天兵捉拿戎慧,后来戎慧兵败,但蟠桃却坠落在今天鄂北的大别山一带。千百年后,由于桃核在地底吮吸了山峦的精华,有一天破土而出形成了今天遍布百里的桃花林,桃花镇的得名便是由桃花林而来。今天桃花镇四面环山,靠南的山坡稍微比较平坦,上面生长着密密斜斜的桃林,在每年的四月,山坡上一眼望去尽是嫣红。北面山下有一条大河,由于北坡地势较高,河水带来的泥沙大量在此沉积,形成了平原,桃花镇便坐落在这平原上。由于大片的桃林,并且桃花镇里生产的桃子味甜汁多,给当地人每年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于是,桃花镇每年的3月1日定为桃花节,并建立了桃花寺在桃花节这天,镇里所有男女老少都会来桃花寺顶礼膜拜,载歌载舞,祈福来年风调雨顺,老少平安。戎慧大仙的佛像被安置在桃花寺里,桃花寺的楹联是这样写的,颇有禅理的味道:
镜中日月,世之尘土,三千烦恼皆抛下。
水里烟花,心之物象,一朝荣辱俱福来。
听上一辈人说以前的桃花镇人口密集,除了今天的镇子,以前还包括附近的闾村和四望埔。后来改革开放,镇里大量的人口南下打工,在外边致富了,便陆陆续续地搬到了大城市。剩下的就搬到山下的平原地带,附近的那两个村子早已没有人居住,荒无人烟。这就是今天的桃花镇虽只是两千多户人家却依然叫做桃花镇的原因了。
说到桃花镇,就不得不说桃花镇里面的阿爹,阿爹是桃花镇里面一位颇有影响力的长者,有关于阿爹的传说也是桃花镇的一个奇迹。比如,阿爹五岁时就可以背诵《三字经》,《全唐诗》,六岁时能指物作诗,十岁时在省里书法比赛中拿到第一名……但所有这些关于阿爹光辉事迹的传说却因他十二岁时的一场大病被更改了。那一年,阿爹因为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左脚要进行手术,但因为了庸医的原因,左脚在手术后变成了残疾。阿爹在那次手术后一切发生了变化,性格变得暴躁严厉。从此喜欢上了嗜酒,但是阿爹喝酒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不会贪杯,隔壁的吴嫂说自他喝酒以来,从未喝醉。阿爹生性耿直,加上腿脚不便的缘故,在高中毕业后,本应该获得一份理想工作的他却只能被安排在桃花镇小学里面做一名小学教师。由于阿爹出过远门,受过教育,并且能说会道,被镇里很多人尊敬。逢年过节,或是婚庆生子,阿爹就会被别人请去写对联,招呼偶尔镇外城里来临的客人。在阿爹二十九岁的时候,被他的父母安排迎娶了邻村的一位平凡却勤劳的女子,。一年以后他们有了一个孩子,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他想到自己一生的遭遇,于是给孩子取了“吉顺”这个名字。意思有愿孩子大吉大利,万事顺心的寓意。
吉顺出生那年,是阿爹的第一次大醉
吉顺出生在二月的最后一天,据村里一位算命先生说,二月谓平,孩子以后一定会平平安安,大富大贵。吉顺出生那天,阿爹把几年的积蓄拿了出来,买来了许多烟花爆竹和酒肉,请了所有的亲戚前来喝酒。据乡亲们说那天是桃花镇最热闹的一天,爆竹噼噼啪啪的声音一直在山谷里回荡,甚至连镇里所有猪啊,羊啊,牛啊……都被鞭炮吓着了,乱吼乱叫,东奔西跑。阿爹拐着脚,向前来道喜的客人敬酒倒茶,乡亲们说阿爹那次像年轻了几十岁似的,春风满面。
吉顺的娘是一个极朴素的乡下女子,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是吉顺一家所有的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她去做,对于阿爹,她心里是崇拜和尊敬的。每逢过年,阿爹都要写写对联,她就会站在丈夫面前看着他泼墨挥写那些横横竖竖,勾勾折折的字体。她是不识字的,但看到丈夫忙碌的身影,她就会不自禁的高兴起来。有时候还会凑过来瞧瞧,脸上掩饰不了那份得意和自豪。
‘‘是你啊,你看你,进来也不支吾一声,顺儿已经睡了么?’’阿爹有些责备的说到,边说边准备放下手中的笔出去看看。
“你别去了,孩子早睡了。我去看看吧,你早点做完!”说着就走出去了,顺手轻轻的关上了房门。
吉顺他娘走了以后,阿爹拿起水杯准备喝水,里面却早已泡好了一壶热茶。阿爹望着门看了好久,叹了叹气。对于吉顺他娘,她心里是亏欠的。由于自己腿脚不便,一家生活的重担便落在吉顺他娘身上,每天起早贪黑,可以说是桃花镇里最辛苦的妻子。前几年稻麦的丰收,责任田的分配,去年的房屋修理,都离不开吉顺他娘,可以说,她做着镇里男人所做的活。这几年生活慢慢好转,吉顺也慢慢长大懂事了,但是一家的重担还是离不开吉顺娘。
阿爹在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吉顺大学毕业了,在城里找了一份好工作,娶了一个好儿媳……。
吉顺 是阿爹的希望。
他这样在心里对着自己说。
吉顺是阿爹的希望。
他在梦里喃喃的说。
(三)吉顺上学
吉顺5岁进入桃花镇小学,那年以后,学校每年每学期的光荣榜第一名的位置上便是吉顺的名字。
12岁时,他以全镇第一的优异成绩被省重点中学录取。
18岁时,在高考中,他成为了全省文科状元,桃花镇里第一个状元。
按照桃花镇的习俗,金榜题名是一个家族莫大的荣幸,是要庆贺的。我第一次走进了吉顺家里,吉顺的家红砖黑瓦,虽不是很气派,但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去的那天,他家来了很多客人,吉顺站在门口和阿爹一起迎接前来贺喜的宾客。他长得很清瘦,个子很高,修着很干净的短发。一双眼睛在浓密的睫毛下显得特别有灵性。上身穿着一件较薄的褂子,脚上穿着他娘刚缝制好的布鞋。等到全部的客人到客厅坐好以后,吉顺忙着沏茶倒水。他走进厨房的时候,五嫂和他娘正在做饭,那时候正是八月,汗水从娘的脸颊一直往下淌。
“娘,你们歇歇吧,你看你的汗都把衣服打湿了……”
“没事啊,你去忙你的啊,没事的,没事的!”边说着,就跑过来擦了一下汗,又跑过去把菜切好放在了桶里。
吉顺于是倒了一杯水递给了他娘,又倒了杯水给五嫂,然后转身出去了。
“吉顺他娘,你真享福啊,你看这孩子多懂事啊!”五嫂笑着着说。
吉顺他娘笑了,这个笑让人想起那会儿她看阿爹写字的笑容。
吉顺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镇里人都这么说。
那次也是阿爹第二次大醉。吉顺和他娘都劝他少喝一点,他只是点点头,然后又喝了许多,吉顺知道,阿爹这是高兴才喝这么多的。只是到后来,客人敬的酒,吉顺没有让他爹再喝。
因为阿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
吉顺的大学远在北京,上大学的那天,吉顺他娘一直送到了村口,吉顺每次回头时,都可以看到她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她说不出什么送别的话,只是一个劲的喊吉顺的名字。她本来想送一程的,但阿爹叫她别往前送了。吉顺坐在面包车上,车子走了很大一段距离。他看见他娘还在那里招手,他仿佛听见那喊叫声中有他娘哭泣的声音。
吉顺也哭了,他回头看了看桃花林,现在是初秋,桃花是看不见的了,但密密的桃枝却像一朵黑云,在吉顺的心里跳跃着。
阿爹没有出声,在吉顺的眼里,阿爹是严厉的。他只是拍了拍吉顺示意他坐好。在他也看见吉顺他娘还在那里时,他突然感觉眼睛有些湿润。
阿爹也只是送到省里的火车站,买票都是吉顺办理的。阿爹就在车站的一个角落看着行李,一边抽着烟。吉顺回来的时候,阿爹正在那里把行李一件件的捆个扎实。
“车票都买好了吧……”
“恩,买好了是4点12分登车,爹,要不你先回家吧,现在是3多啊!”
“不啦,我等下到亲戚家里住一晚,你别担心。你饿了吧,刚才我买了你最爱吃的葡萄和苹果,这附近没有餐馆,你快吃吧”
吉顺拿了三个苹果给爹,他也拿了一个,在吃的时候他发现阿爹的牙齿早已经掉了几颗。
……
在吉顺登上火车的时候,他突然看到阿爹的背影在偌大的车站里很小很小,阿爹在哪里看着,一直在那里看着……
吉顺在火车上有些饿,大概一天劳累的缘故吧,他打开行李,发现了里面竟然还有两个苹果。
咦,我不是全部吃完了么,他惊异地想着,忽然看见行李里面还有一封信,他这才想起在火车站里,他爹吃的那么快的原因了。
阿爹给了吉顺一封书信,信上的字体吉顺一眼便能认出这是阿爹的。
(四)阿爹的信
阿爹写给吉顺的信,吉顺一直都保留着,压在行李箱的下面,每次想家时都会拿出来看看。初入大学的第一年,他在夜里经常梦见爹和娘,梦见家乡的那片桃花和桃林。他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回家,他娘总有说不完的话,比如病了没有,钱够不够,天气潮湿被子晒了没……
阿爹每次都在旁边听着,感觉时间比较长的时候,他就会从吉顺他娘手里夺过电话,他在电话里永远是这么几句话。
“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担心,照顾好自己,有什么困难要向家里反映!”
吉顺每次听到的几乎是这样意思的话,每次阿爹在说的时候,他就会更想阿爹,想起阿爹的那封信。
吉顺也知道,爹也是因为打电话长途才会那样的,高中毕业以后,吉顺被北京这所大学录取后,家里特意买了一个电话。
那也是桃花镇的第一部电话……
吉顺在大学的四年都是省吃俭用,每年的学习奖学金他都会拿到,大一的时候便入了党。 在吉顺的眼中,阿爹的信就是一条法则。阿爹是他最尊敬的人物,所以,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在学习上,他都是按照阿爹的嘱托那样做的。
其实阿爹的信里并没有对吉顺很严格的要求,信上多是嘱托他在他乡注意身体,不要老想家……如果唯一要说要求的话,就是这样一句了——
顺儿,在学校好好做人,立志成才。
吉顺所在的大学消费很高,每个周末同学都去逛街时,他就选择去图书馆,或者在校园踱步。有时候闷得慌的时候,他就会拿出爹写的那封信,一遍一遍地看着。北京这个大城市,并不是他不想去欣赏,有好几次他准备去买一双新鞋,但听别人说一双要几百块,打消了这个想法。有时他也想去看看天安门,看看故宫,看看北京的四合院,但他他想到阿爹和娘,想到那次送别,想到阿爹那封信,他就选择了呆在校园。
阿爹的信是吉顺生活的精神支柱。
阿爹和娘是吉顺的精神支柱。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更加坚定了……
(五)偶遇
吉顺在大四那年得了一场大病,是在那年的春天的四月份。
北京的四月,虽是暮春已过,但春风中还略带寒意,“春面不寒杨柳风”。吉顺生病的消息并没有告诉他爹和娘,怕他们为自己担心。在寝室喝了一个礼拜的中药后,仍不见病情有所好转,于是不得不选择了呆在医院的病床里。十几天后,他出院了,脸颊上瘦了一圈,以前不见的颧骨凹凸了出来。
吉顺是在周末出院的,医院与学校之间有一条人烟稀少的小道,小道的两旁长着樱桃树。但是早已被园丁修剪过了,整整齐齐。有的花瓣刚张开微红的小嘴,露出那淡如红杏的花蕊,有几棵树上却还只是花苞,绵延几十米的小道因为这些樱花才让吉顺有了春天的感觉。
吉顺突然想到了桃花镇,准确的来说是想到了桃花镇的桃林。
家乡的桃花早已经盛开了吧,他就这样想着,眼前好像看到了那绵延百里的桃林,看到了乡亲们在桃花寺前载歌祈福,吉顺仿佛看到了娘和阿爹。
吉顺在那里想着,有些出神。
“喂,同学你没事吧?”一双手在眼前晃了晃。
吉顺猛地回过神来,看见了一个女孩在他面前瞪着他,吉顺往后退了退。
“嘻嘻”,那个女孩笑了起来了,因为吉顺往后退的时候脚下滑了一下,许是身子还很虚弱站久的缘故,也可能是被吓到了。那样子在她看来很滑稽。
“没事啊,没事啊!……”吉顺边说着,脸却不知怎的变红了。
“哦,你看你刚才脸上那么白,在那里一动不动吓死人了!”女孩认真的说,她停止了笑。
“你也是这个学校的么?你叫什么名字啊?”
“嗯是的,我叫……吉顺……”
“哦,吉顺,我叫琴儿,你啊,不要在这里发呆啊!,天气这么冷,你手上还缠着纱布,是生病了吧,快回室内吧!”说着,便跳着跑着走开了.
琴儿,吉顺心里记住了这个名字,那是一个女孩的名字。
琴儿来自南方的一个小镇 ,梳着简单的短发,一双大大的眼睛。她是来自江南水乡的,可她的性格却没有江南女子的淑雅。她爱笑,她喜欢把头发和刘海都留的短短的,不喜欢刻意的打扮自己,同学们都说她像个假小子。琴儿的父亲是一个大公司的经理,母亲则是一个国内很有名望的大学教授。琴儿并没有因为家境的优越而变的率性而为,她也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她把每个月多余的零花钱总是给了班里那些家境不好的同学。琴儿也很少逛街,并不是不喜欢。琴儿每次看见街上那些乞讨的小孩和老人,她心里都会难过一阵子,所以她的每个周末在定时给家里打电话后,她都会选择参加社区的无偿服务爱心活动。琴儿心里有一个梦,就是她可以办一所学校,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都来上学。
琴儿每天早上都会在学校附近的一位老奶奶那里买一杯豆浆和面包,吉顺听说后很不解,她那样的家庭,早上怎么吃那么简单的早餐呢?后来他也去买了一份,令他惊奇的是,豆浆和面包的味道不是很好。他纳闷了好一阵子,一直到后来,他才知道。原来那位老奶奶来自乡下,老伴去世了,孙子还在上学。儿子的工资不高,她就抽空来这里卖些早点挣点钱…… 吉顺心里颤动了一下,他想起了琴儿的笑。
他想起了她脸上那次认真的微笑,他感觉她的笑很美……
几个月后, 他们又在图书馆的门前遇见了,那一次以后,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也是从那一次后,吉顺慢慢知道了琴儿一些事情,比如她喜欢诗人海子,喜欢很古典的轻音乐,喜欢四川的麻辣烫,喜欢春天和白雪,喜欢三月的桃花等等。
吉顺记住了这她说的,尤其是最后一句
……喜欢三月的桃花……
( 六)毕业的风波
桃花镇的桃花在吉顺上大学那一年后,盛开了三次,又凋谢了三次,这将是第四个年头了吧。
顺儿也还有几个月毕业了吧,吉顺他娘是数着桃花凋落的次数来惦记着吉顺的。
而阿爹,则是在每年的桃花节这一天,在桃花寺前许一个心愿。
第一年, 阿爹许的心愿是“吉顺在他乡平平安安!”
第二年, 阿爹许的心愿还是“吉顺在他乡平平安安!”
第三年,阿爹许的心愿仍是“吉顺在他乡平平安安!”
这第四年,大年初过,阿爹就在心里嘀咕好了,他希望吉顺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甚至…… 吉顺觉得大四过的比以前哪一年都快,大一和大二他都感觉时间漫长。大三只是忙于功课,大四从实习到现在,他就感觉每一天就像那些高速上奔驰的飞车。每过完一天,他就感觉弥足珍贵。吉顺在大四时买了一部手机,阿爹和他娘都同意的。只是他觉得,自从有了手机,除了期待爹和娘的电话,他更期待另一个号码出现。
这是怎么了? 这一切是因为琴儿么?他不止一次的在心里想,琴儿是他人生的第一个知己。 大四的上半年,他们都在一起学习,一起在校园散步。琴儿是知道吉顺的家庭,所以她从来不问吉顺家乡的情况,所以他们从不逛街。
琴儿16岁生日的时候,吉顺说快要毕业了,顺便一起吃个饭吧。琴儿开始不同意,后来吉顺执意那么做,她就同意了,她看着吉顺说;“嗯,那好,不过要听我的,和我一起去吃麻辣烫吧!”
吉顺知道琴儿是怕自己花钱,他刚想说些什么,琴儿就把眼睛瞪起来了。
那是吉顺第一次认真的看北京,第一次坐环绕北京城的公汽,第一次在北方吃麻辣烫。琴儿一路上说说笑笑的,但是有一次在一个路口遇见了几个在街上乞讨的孩子,琴儿停止了说笑,掏出一些钱放在他们的手里,然后在那里沉默很久……
关于那些孩子,吉顺心里也是刺痛的……他与琴儿在回来的车上都很沉默。长安街上灯火辉煌,无比喧闹,只是他们的心里……
……
吉顺和琴儿有好几次遇见琴儿的同学了,她们笑着问:“琴儿,这位是谁啊?”
“他呀,我的结拜哥哥!” ……
哥哥。吉顺听了心里有一些苦涩,但更多的也是感动吧……
就这样他们之间像兄妹一样走过了大四上半年,转眼之间快要毕业了。学校贴了一个关于西部支教的通知,然后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表,想要申请西部支教的,在表格上填好资料,两个星期后交……
吉顺拿着表格时,想起了前几天他看到的一张报纸。
报纸上是这样说的:西部地区教师力量缺乏,有的地方条件简陋,许多学校没有老师……许多渴望读书的孩子由于没有老师就没有书读……报纸的下面是一张照片,许多孩子聚集在一个大教室里,容纳300多人的教室里面只有一个老师,孩子们天真的眼睛里流露出对知识的贪婪和好奇。
吉顺也想起了琴儿生日那天晚上的沉默……
他的心里颤了一下,眼睛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些冰凉。他觉得在那些地方,有一些东西在等着他。
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向阿爹说明了填表的事。只是,阿爹坚持不同意,并且态度很坚决。
“那么远,并且那么苦,不要去了吧!回省城,爹娘也一天天老了……”
吉顺只是听着,他感觉他的脑袋里嗡嗡的响,一片混乱,后来怎么挂了电话记也不清了。
阿爹的态度让吉顺很矛盾,这一天夜里,他在昏昏迷迷中,醒来了几次,又睡过去了几次 。吉顺醒来的时候,他拿起手机给琴儿拨通了电话。
“琴儿,我问你一个问题啊,你以后毕业你会选择去哪里?”
“你怎么冒出这样的问题啊,我想我会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到需要我的地方去……记得那次我对你过我的梦想么……”
琴儿的梦想,她只对吉顺说过……只是琴儿不知道,吉顺也有这样的梦……
学校最近也来了许多招聘单位,因为是国内一流的大学,所以前来招聘的公司给出的待遇很优厚,也有来自吉顺省城的,前来应聘的人很多,并且有些挤。吉顺的很多同学选择了同这些公司签字。吉顺只是看了看,以他的优异成绩,随便一家公司他都可以去签字的……
他在踟躇的时候,看见了琴儿和琴儿的爸爸,吉顺看见他们的时候,好像父女俩在顶气……
“你说你选择什么不好,为什么选择那种破地方去支教……”
支教,难道……吉顺大脑里似乎被什么击打了一下,就在他发愣的这一瞬间,一群人挡住了他的视线。他走出来时,琴儿和他父亲也不见了。
吉顺在教务科支教名单上看到了琴儿的名字 ,他心里更加坚定了某种想法。还有一个星期就要报名,他准备回一次家,看看爹娘,更重要的是他想做做爹娘的思想工作。
他打通了家里的电话,阿爹和他娘也没有 反对,他坐上了北京至汉中K261次列车。
他登上列车的时候,时间是5点30分。
北京的日出显得格外得美……
(七)出走
吉顺到达省城的时候是第二天的下午,他下车的时候,阿爹竟然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
阿爹头上多了许多白发,他在那里招着手,喊着顺儿……吉顺突然想起了娘,想起他进大学的时候,娘在村口时的招手。
他快步跑了过去,一个月前,他是一个人从这里走向北方的。阿爹望着吉顺笑了笑,拿了两张车票,说:“知道你要回来,这春运刚过人有些多,你娘担心里,刚好我进城有些事,就来了,顺便买了两张车票,等下就可以马上到家了。”
吉顺和阿爹上车后,他趴在爹的身上睡着了,走到半路时,他感觉阿爹把一件袄子放在了他身上。由于太困,他的眼睛睁不开,只感觉车子颠簸的往前行驶,车外是黑漆漆的。到村口时,他被一束手电光给弄醒了。
“娘来了,是你娘在那里啊。快到家了,别睡了啊……”
吉顺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娘已经做好了饭菜,吉顺吃的特别香,他娘不停的给他盛饭,吃跑了以后。吉顺准备说说埋在心里想的事,但看着爹和娘,他就感觉喉咙里被什么东西卡住了。
“顺儿,你有什么事么?怎么感觉你心事重重的啊”阿爹看着他关切的问道。
“爹,我想……我想……我想去报名支教……”吉顺犹豫了很久才吞吞吐吐地说到。
阿爹的脸上顿时变色了,其实上次的电话他就知道儿子的想法。他只是想到儿子受苦受累心里就不好受,他并不是一个不通情达理的父亲。按照以前,只要他感觉孩子违背自己意愿的话,他都会大声训斥,孩子慢慢大了以后,他就没有再像先前一样。
屋子里陷入了好长一段时间沉默。
吉顺他娘没有说话,阿爹在哪里抽着闷烟,然后出去了。
吉顺一个人呆在屋子里,这一夜,他一晚也没有睡。
阿爹这一晚也没有入睡,前一个月,省城里有一家公司经理打来电话,想任用吉顺做主管,他们已经看了吉顺的档案材料,给的薪水很高。阿爹本准备叫吉顺回来去看看的,刚好吉顺那天打电话说要回家。回家那天他刚准备说,吉顺却提起支教的事,他心里不高兴了。
桃花镇所有的人知道吉顺回家了,是为了毕业后工作的事。这几天,五嫂和其他亲戚请吉顺去她们吃餐饭,被阿爹委婉的拒接了。他说吉顺这几天不舒服,以后再去,乡亲们的好意就心领了!
……
吉顺在家呆了四天,这五天阿爹没有说一句话。吉顺他娘不懂什么支教的,她也没有说什么。省城里那份事阿爹没有和她提,但她多多少少知道一点,。每次阿爹出去的时候,她就来劝来顺要听阿爹的……
第五天的时候,吉顺又找了阿爹谈支教的事。阿爹很了解吉顺。从小到大,吉顺就是一个坚定的孩子。说考省重点就考取了,说夺得状元就是状元,所以毕业选择大学。阿爹也是没有说什么的,他相信自己的儿子。所以吉顺的这次谈话,他同样没有说什么。
第五天夜里,吉顺想着两天以后就要报名了,他走出了自己的房间,阿爹房里的灯还没有熄灭。夜晚的微风有些凉,他坐在门槛上,拿出日历,2月26,还有两天是自己的生日了吧。他望了望天空,星子零落的散布在下弦月周围,云彩像蝉翼一样布在天空上,远处的桃林隐约可见。这个时候,桃花已经盛开了吧!对,还有三天便是桃花节了……
他突然想到了琴儿,好久没有她的音讯了,她在忙什么?
……
他感觉自己迷茫了起来,是坚持心里的,还是听爹的?一方面,他每一次被那些纪录片或报道所震撼,另一方面他感觉对不起阿爹和娘。
他坐在那里凝思好久,起来时感觉双脚有些发麻,他走到阿爹的房间前,房间里面的灯不知什么时候熄灭了,大概他们都睡着了吧……
他又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拿起笔和纸,他想给阿爹写一封信。
他写的是一封自己要出走的信……
吉顺是2月27这天走的,上午的时候他帮爹娘收拾了一下家务,并且那天的午餐是吉顺做的,吉顺他娘不要他做,只是吉顺一再坚持,就让给吉顺做了。
吉顺做了好几个菜,那是吉顺第一次做菜。
吉顺给爹娘盛饭,夹菜,爹娘在吃饭的时候,娘正望着他笑,吉顺看着,转身想哭却没有哭出来……
吉顺是快傍晚的时候走的,爹娘回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吉顺,以为他去外面转悠了,但到7点多的时候,还是没有看见,心里便着急了。打电话吉顺,但关了机,于是打给五嫂,吉顺他娘就和五嫂挨家挨户的找。
桃花镇里人都知道了吉顺不见了。
就在吉顺他娘和阿爹急的团团转的时候,吉顺打来了电话——
“阿爹,我回学校了,没有和你说是怕你不高兴,我这次去学校是准备报名的,我知道你会反对,但我要坚持……我的书桌里是我写你的信……”
后来的阿爹听不见,电话那头有些吵,并有列车的轰隆声,他明显感觉吉顺哭了。
阿爹拖着沉重的双脚一拐一拐的进了屋,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吉顺打电话的时候,列车上轰隆隆的响个不停,他听不清阿爹的话,他的眼里一阵酸酸的热流涌了出来…… 吉顺到学校后立刻报了名,正当他准备上交表格时,他接到了琴儿的短信:
“吉顺,对不起!我们不能再在一起为了我的梦想而奋斗了,当你收到我的短信时,我已经南下了……”
吉顺心里顿时凉了一下,后来也从同学那里打听到琴儿的母亲凭借关系,把琴儿支教的表格给调换了,琴儿那时候很难过,不吃也不喝,和她母亲僵持了几天,最后还是顺从了父母的安排,三天前,她就回家了,据说她在南方的某家公司上班。
吉顺突然想打电话给琴儿,他甚至有南下寻找琴儿的念头,他在那里埋起头,望着漆黑的天空。他拿着表格在那里来回的走着, 学校的操场上还有一些人在转悠着,脑海里一个个画面飞速的旋转着。他想起了那些孩子,想起了阿爹和娘……
他沉思了良久,最后站了起来,径直走到报名的窗口,毅然的把那份表格交了出去。
寂静的夜里忽然刮起了一阵冷风……
一天后,吉顺就踏上了北京至贵州的火车,那一天是3月1号。
他在车里给琴儿回了短信——
琴儿,最近都过得好吧?有好久没有联系了。你现在在那里也开始工作了吧!知道么,我选择了支教,在贵州。我做这个决定与你分不开的。以前我一直有支教这个想法,当你说那是你的梦想的时候,我更坚持了这种想法!你第一次说我是你哥哥的时候,我很感动……知道么,我的家乡最出名的便是三月桃花……
写到后面,他感觉写不下去了,他知道,有一句话,他是埋在心底的,他也会永远埋在心底的。吉顺在第一次见面后就喜欢上了琴儿。只是他来自一个偏僻的乡镇,而她……所以在他心里,他始终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妹妹。
其实他很想说他的家乡的,想和她讲桃花的故事,只是一旦琴儿说要去看看,那她怎么办呢?……
“他是我的哥哥……,他想起了那一次她说的话。
我只是他的哥哥……
吉顺突然就想起了故乡的桃花节,三月的桃花遍野开放,山岚露出微微醉意。一团一簇的桃花傲于枝头,整个桃花镇撩拨的一片嫣红,仿若胭脂。桃花的花蕊在风中肆意地起舞,摇曳红袖。饱满的花瓣如同淑女的酒窝咧开了,鸟儿的心弦被轻轻拨开了,起伏的群岚迷醉了。
桃花似乎在枝头微笑……
他仿佛看见了桃花寺前阿爹和娘也对着他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