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麻城文学 > 正文

学生上“农课”也是一种学习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5-07-24

  近日,厦门市教育局决定在学期中安排初一学生轮流到实践基地学习插秧、种菜等农务活动。家长对此表示支持,要求学生“快去,快去”。(4月21日搜狐网)


  让学生学农活,肯定不是为了让孩子自己种田养活自己;学生下地务农,是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多的课外锻炼,学到更丰富的生活知识。在田地里,孩子会懂得五谷种植的艰辛;在烈日下,学生会体会到农民的辛劳;在果实旁,青少年会懂得收获的喜悦;在实践中,他们能找到一门远比书本更实际、更直观、更生动的知识宝库。

  让学生上“农课”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年轻一代越来越脱离生活,缺乏对实际的感悟,在书本上学习春天已经成为一种无奈的现实。随着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出生,“温室中成长的一代”对基本生活产品蒙昧无知,闹出了“麦子当韭菜”的大笑话;他们对劳动缺乏直接的感受,不会有“粒粒皆辛苦”的悯农情怀;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自然不会对“千磨万击还坚劲”别有感情。因此,一旦走上社会,他们就会为就业生存而发愁,成为社会的弱势者。

  让学生学“农课”,千万要务实。学农课、干农活、尝民情,是学生接触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机会难得,意义重大。因此对于学生上“农课”,家长要放行,鼓励学生真下田、真插秧、真务农,让孩子在实干中体味生活,在践行中增强意志的锤炼。对于“农事”活动,学校也须全面安排,按照“农时”安排农事生产,既干脏活累活,轻活重活也要兼备,风吹日晒雨淋也不能刻意回避,只有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原滋原味的“农村生活”,才能达到上“农课”的教育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学“农课”就要在田野上去实践,在真实中体验,在实干中提高,真正做到学有所成。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