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麻城文学 > 正文

北京不是中国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5-07-24

近日,一档叫做《中国谜语大会》的电视节目在央视一套播出,各省各地的小选手们斗智斗才,小小年纪便展现出很高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但是,一直看到昨天的一期节目后,我有了一些想法,觉得不吐不快。
  一个情景是:在轮到湖南浏阳一中代表队答题时,出了一道叫做“大圣驾起筋斗云”的谜语,打一花炮名,浏阳一中代表队给出了“冲天炮”的答案,结果错误,正确答案应该是“窜天猴”。主持人撒贝宁不无调侃的说:“来自花炮之乡的同学们怎么会不知道窜天猴呢?”另一个场景是:出给陕西宝鸡中学代表队的一道题是“自由滑、速度滑、花滑”,打一菜名,该代表队直接放弃,最后正确答案是“溜三样”。
  说句实话,“窜天猴”和“溜三样”,我都是第一次听说,我一直自诩在北方学校生活过四年之久,对很多东西应该是略有耳闻,也不至于到如此孤陋寡闻。赶紧上网查询,发现网上已经是吐槽一片,“窜天猴”确实是北京地区的叫法,“溜三样”则更是东北菜系里面一个很不常见和常吃的小菜。原来如此。浏阳贵为花炮之乡,却从小就叫这个东西为冲天炮,不只是湖南浏阳,我们湖北也这么叫,我还查了一下,甚至于台湾、广东、福建、河南等地都是这么叫。记得小时候,我们过年最盼望的就是能有一套新衣服和一大把冲天炮,谁的冲天炮多,我们简直会对他像英雄一样崇拜。这冲天炮,也被我们玩出了各种花样,砍一根竹棍,头端留空,将冲天炮木条尾端滑入第一节空竹筒中,点燃引线,手持竹棍尾端,像火绳枪一样指哪打哪。记得寒假时,趁学校没人,学校长廊下挂着的那个拉线式的钢铃便成了我们“射击”的目标,每每击中,除了冲天炮自己的爆炸声之外,还会发出一声清脆的钢响,惹得看护校园的老爷爷拿起笤帚将我们一路狂追。我不知道北京的孩子们是不是这么玩的,我只知道我是这么玩的,将来我们的孩子如果还能见到这个玩意儿,我也会告诉他这个东西叫“冲天炮”,而不是叫“窜天猴”。因为,我认为我们有权利不按照北京的叫法来叫,这是我们的次文化圈,这是我们的口耳相传。每一个地域的人们都有权利按照他们自己的习惯来命名一些东西,来定义一些习惯,来传承一些风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拥有无比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在这多样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各种类型的发展营养。也就是说,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东西,中国才成其为中国,中国是一个完整的大包容和大丰富,而不是某一个城市和某一些方面所能代表的,任何偏离了这一定义而独显某一方面的东西,都不能窃以为“这就是中国”。
  就像宝鸡的同学们猜不出溜三样,我们没有必要猜出,我们也没有必要知道,因为宝鸡的臊子面、削筋等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美食,又岂是那些高高在上深以为北京菜就是中国菜的专家们所能想象?很显然,出题的专家是北京的专家,出题的专家显然没有在南方生活过,没有在西北生活过,以一个并不知名的地域小吃来面向全国出题,这说明这些出题者最起码是做了这样的一个设定,假设全国最起码是这些来参赛的孩子们都来过北京,都知道北京的大街小巷里卖些什么特色的吃食,因此,这些宝鸡孩子们也必须知道。我在想,如果陕西人拿出“比昂比昂面”来,这些出题的专家能猜出是什么么?如果我们麻城的肉糕、鱼面做谜底来出题,这些专家们能猜出来么?如果猜不出来,那么请收起那份高傲的“中国”概念,因为你只知道北京而已,你并不知道中国。
  前段时间看过一部叫《法兰西万岁》的电影,里面讲述了两个恐怖分子为了袭击巴黎,历经艰辛在法国马赛海岸登陆后,问当地人:“这里是法国么?”当地人回答:“不是,这里是马赛!”两个恐怖分子瞬间凌乱,不知所措,显然,这是法式幽默!撒贝宁质问浏阳中学学生为何不知道“窜天猴”时,我当这是京式幽默,因为,你所在的只是北京,北京不是中国。我,我们,我们所有的人,这才是中国!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