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159年,中国上海世博园梦,我陪母亲逛世博,也是梦想成真。母亲今年76岁,和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生,上街就少,别说出远门。还是2002年送孙女上北京化工大学,顺便去看了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十三陵等。总怕用了钱,耽误了种田,家里门没人看。而这次一说看世博就答应。
当9月13日9点37分坐上动车踏上旅途时,她格外激动和高兴。48人的旅游团,她年龄最大,大家关心体贴,男同胞帮忙提包倒开水,女同胞帮扶她上卫生间。她不服老,感到一切新鲜好奇。一会问窗外黄的是什么?一会问窗外么样都是黑的?一会问到了哪里,好象不太快。我说:黄的是中稻成熟了,车太快,田太远,你看花了眼。黑的是进了山洞,响声不同。一小时250公里,麻城到上海只5个小时,是这车子平稳舒服,你感到慢。她聚精会神地看着外面,聆听列车呼呼飞奔,没困一下,就到了。
“和大家一样站队,没问题”。早就听说进园要排好长时间的队,好看的馆也要站好长时间的队。而我们两次进园,要看中国馆。我问她受不受得了,要不租个轮椅,要不走绿色通道。她说没关系。第一天下午4点多,从停车场到4号门好几里路,大家象赶场一样快走,她也不示弱,不掉队,等到5点多才进园。
听导游安排,从白莲泾路搭公汽到始发站下车,再慢慢看馆,10点回原处集合。我们从全球青年创新之旅馆开始,到美国馆,顺着往下看,7点多钟,又下着小雨,她还不觉得饿。要知我们是早上7点多钟吃的饭,中午在动车上只吃了一个月饼。这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饱了眼福忘了饥。怕耽误时间,宁可少玩几个馆,提前到达集合地。这一天,晚上转点才入眠。
第二天7点就起床,比规定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她没有一点倦意。吃过早饭,沿途看了一下上海市容风景,第二次进园。由于人多,入中国馆要等到下午6点。别人急,都走了,玩去了,她不急,在高架桥下休息一会儿,就开始转。走进阿曼馆,高兴地得到了小礼品袋子,又进巴基斯坦馆,和巴基斯坦馆员合影留念,再进斯里兰卡馆,以斯里兰卡姑娘编织为背景照张像,还进了尼泊尔馆,上楼远观世博园,拍摄下美好的时光,不知不觉转到世博轴高架步道观光线,正对中国馆,咔嚓咔嚓留下难忘的记忆,中国馆这个红红火火大中华的雄伟形象。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一进中国馆,她不走绿色通道,和大家一起站队,一来一去,走走停停,足足转了一个多小时才上电梯。坐着瞧现代超大电视,慢走看古代清明上河图,乘小轨电车观古今变化,8点多才出园,可惜没看地方馆。母亲不识字,有些话听不懂,但她感觉到了,知道了,从她的表情、举止体现出来了,又是一个快乐的一天。连导游多次表扬,年龄大精神好,守规矩不迟到。
从这里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世博的魅力无穷,感动到了中国馆的不同凡响,享受到了孝敬父母大人的心情舒畅。孝敬要诚心,要采取不同方式让他(她)们开心。他(她)们习惯了节约,怕麻烦子女,水往下流。作为子女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一滴水中见太阳,家和国富,国强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