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麻城杏花村
荆楚网消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脍炙人口。诗中提到的“杏花村”所在地一直颇有争议。目前,湖北歧亭、安徽贵池、山西汾阳竞争最为激烈。记者来到麻城市歧亭镇杏花村,探访这里与杜牧的渊源。
乾隆帝题字“杏花古刹”
![]() |
杜牧广场上杜牧“问酒”
麻城杏花村位于鄂东古镇歧亭镇北五里处,因是春季,已是杏花遍地,美不胜收。走近麻城杏花村,有种穿越之感。这里处处是景点,杜牧广场、杏花古刹、歧亭三祠、三名士墓、东坡桥等。尤其是杏花古刹,匾额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写,每逢祭祀时节,这座立有500罗汉的“国寺”香火旺盛。
麻城杏花村文化底蕴丰厚,歧亭镇人大专职副主席邹良告诉记者:歧亭镇的杏花村,从时间节点、心境、气候、地理位置上分析,都是最合乎情理的。就诗的意境而言,山西汾阳的气候环境与诗明显不符,而且与杜牧当时的行迹也衔接不上。如果说诗中所指杏花村在安徽沧州,杜牧由黄州这个三等州调往沧州这个一等州,亦是升迁之喜又何来“欲断魂”的凄凉呢?
杏花村的独特文化气质引起麻城市政府高度重视。2007年,歧亭镇被麻城市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武汉城市圈旅游服务基地的重点项目之一,同时纳入到麻城市旅游板块建设项目,重点发展文化游、生态游、观光游、农家游和寻根游等。2008年4月24日,在“首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杏花村开村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电集团董事长李小琳女士亲临现场并为杏花村牌坊揭牌。
邹良告诉记者,麻城旅游局非常重视杏花村的旅游建设,并相继取得了不少成果。早在2008年,杏花村就被评为黄冈市首届“十大秀美乡村”。2009年12月,杏花村景区顺利通过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验收,两年后被湖北省评为宜居村庄。2014年3月,杏花村被国家住建部、文物局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杏花村旅游建设如火如荼,给当地老百姓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变化呢?邹良给记者查看了一些资料,资料显示,自杏花村纳入到麻城市旅游板块建设项目以来,下辖的5个村民小组,超过35户的新农村就有4个,这是最可观最直观的变化。不仅路、水、电基础设施配备齐全,百姓依靠农家乐、生态养殖也增收了不少。杏花村村支部书记李立明告诉记者:“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5000元增至2015年的7000元,现在村里正在着手筹建五星级杏花村温泉养生大酒店、碑陵文化广场、养老基地和中国青年拓展基地。”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将会大力推动杏花村的旅游产业。
清明和“五一”是杏花村旅游的旺季,每年清明期间,当地都会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如2012年举办摄影大赛,2013年举办规模浩大的诗词比赛。歧亭镇宣传委员李春明介绍,“今年清明时节,麻城市政府将联合数家旅行社来到这里,在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同时,也尽力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杏花村古有民谣“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店中有美酒,村里有美人。”而今杏花村依小山,傍清泉,杏林清明带雨堆红,古柏苍松常青叠翠。据悉,杏花村正在申报“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并着力于打造集观光、度假、会议、休闲及修身养性的历史文化名村。